聞人驍的神情一片冷峻,即便眼見覃娘子決然赴死, 也未讓他有分毫動容。他只是為她壞了自己謀算, 有幾分厭煩。
庶民性命何其輕賤, 他又怎麼會放在心上。
聞人明襄一向也不是會在意庶民生死之人,此時卻是久久沒能回過神來, 她大約是因為, 覃娘子所行, 實在太過決絕。
身為國君之女,聞人明襄生來尊貴, 在她自幼所受的教導中,庶民奴隸天生微賤蠢鈍, 若待其太過仁善,只會令他們得寸進尺,貪心不足,對於庶民奴隸,當執敲扑而鞭笞。
她一直都是這樣認為的,只是今日,她忽有些迷茫了。
封應許雖是庶民,但從他晉升武道宗師開始,便沒有人會再將他當做庶民看待,而覃娘子不僅是庶民,還是曾經自賣為奴的風塵女子。
放在從前,這等身份連站在聞人明襄面前的資格也沒有。
但在方才,就是這個螻蟻一般的女子,成了破局的人,令趙氏一番算計付諸流水。
她做出了最好的選擇,哪怕是以自己的性命為代價,也沒有半分猶豫。
她是為了封應許麼?但封應許又說,二人之間無關風月?那她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
還有天元二十二年的玉陽郡,究竟發生了什麼?
聞人明襄怎麼也想不起這一年的玉陽郡發生了什麼大事,於她而言,這已經太過久遠,而天元二十二年的玉陽郡,也沒有發生什麼值得上虞朝野震動的事。
此時欽天眾人中,葉望秋也忍不住問道:「天元二十二年,發生了什麼事?」
為何覃娘子和封應許都提到了這一年,提到了玉陽郡?
桓少白也不知,他下意識看向了蕭御。
因無法修行之故,蕭御博覽書卷,對九州之事都頗為了解。
蕭御從前讀過玉陽郡志,他有近乎過目不忘之能,此時回憶起來,只道:「天元二十二年,慕容錦似曾往玉陽,築高台觀景,又乘樓船下岷江,召文人雅士宴飲作樂,留下了不少佳曲名篇,傳頌甚廣。」
這又與封應許和覃娘子有什麼關係?
「會死很多人。」一直沉默著的陳雲起突然開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
神情木訥的少年抱著刀,緩緩道:「每次征徭役,都會死很多人。」
誰來築高台?當然是服徭役的庶民。
在陳雲起有限的記憶里,杏花里中人家,在被征徭役後一去不回的人丁,不在少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