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門閥馬閥劉閥楊閥在襄陽聚集萬餘人謀反作亂!」
滿朝文武百官驚訝的看著從荊州傳來的八百里加急緊急軍情,只覺如夢亦如幻,荊州竟然反了?
一群官員一齊看向龍椅上無聊的發呆的小皇帝司馬遹,荊州謀反是司馬炎的計劃嗎?這計劃有些垃圾啊,以荊州的人口數量有什麼資格造反作亂?
衛瓘慢慢的道:「不是……的計劃。」
一群官員緩緩的點頭,轉頭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賈充,司馬炎和賈充還在這裡就證明不是他們的計劃,否則朝廷反手就將兩人拿下殺了。那麼就是荊州真的有門閥造反了,這反而麻煩了。
若是司馬炎的安排,那麼司馬炎和賈充肯定會提前從洛陽消失不見,然後才是胡問靜和那些司馬炎的兒子們聚集大軍進攻洛陽,大軍北上一路秋毫無犯,畢竟皇帝要奪回皇位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民心向背,沒道理抹黑了自己的名聲。朝廷只需要在京城以逸待勞,等著胡問靜和司馬炎的兒子們的大軍殺到,大家找個空曠的地方將對將,兵對兵,互有勝負,然後朝廷的中央軍在一次決戰之後剿滅了荊州的菜鳥們,胡問靜和一群小皇子當場斬殺示眾,賜司馬炎和賈充鴆酒,兩人悲涼的自盡,剩下的造反軍自然就瓦解了。
可若是荊州的門閥作亂那就必須派遣大軍去剿匪,主客之位互換也就罷了,只是辛苦一些,最倒霉的是賊人作亂沒有核心人員,殺了一個賊頭又冒出一個新的賊頭,好像永遠殺不完賊頭似的,這場仗就不能幹乾脆脆的收場,多半是要打個三五年了。朝廷還要安撫被賊寇擄掠的百姓,要重建被賊寇破壞的城池,要給災民糧食,要四處追殺賊人……馬蛋啊,一次平亂剿匪下來朝廷簡直是蛻了一層皮!
衛瓘苦笑:「讓征西大將軍司馬駿鎮壓反賊吧。」司馬家能打的不多,本來可以派鎮東將軍司馬伷的,司馬伷參與過大縉滅吳之戰,算是少有的熟悉在長江以南作戰的宗室將領了,可是司馬伷最近重病,眼看是挺不過去了,只能調動司馬駿。
一群官員點頭,關中去荊州位置也很近,司馬駿又富有作戰經驗,打個兩三年肯定可以平定了荊州門閥作亂的。
「就這樣吧。」一群司馬家的王侯對荊州一點點的關注都沒有,誰在乎潮濕炎熱,待久了要折壽的荊州?有司馬家的王侯已經打算讓司馬遹在詔書上蓋玉璽了。
賈充慢慢的道:「且慢。」
眾人一齊看賈充,難道真的是賈充和司馬炎的陰謀?那也太狗屎了。
賈充從袖子裡摸出一本奏本,慢慢的道:「荊州門閥聚眾萬人作亂……已經被荊州刺史胡問靜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