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稀奇的,他坐的是星艦嗎?不就是個落後得不能再落後的破馬車,噫!
至於韓信,從小讀天書,對帝王將相的大排場也看得淡了。不像韓川,畢竟是三觀形成了才讀,日常都是勉強自己跟上仙人的步伐,心裡對皇帝出巡的威風還是羨慕的。
有劉季在,一頓飯吃得熱鬧,不知不覺間幾人都差不多飽了。韓川把兒子送回陶府,自個跟劉季一起回了軍中。
第51章 見貴人
韓川宿衛咸陽, 能告假休息的時間不多,韓信和韓武就暫時在陶家居住下來。窮家富路,何況現在韓家可算富裕, 蘆將錢交給陶與, 陶與到了咸陽, 一部分交給韓川, 一部分就作為兄弟二人的花用。不過因他們年幼,就算記著帳,陶與也囑咐管帳的一天不要給他們太多。
所以兩人逛街, 多數也只是過個眼癮。
他們從家中帶來了陳赤,陳赤這兩年吃得飽, 又跟著學武, 長成了一個健壯有力的男子,他寡言沉穩,有他跟著,陶與再派個老家人陪著,便放心地不太管束他們了。
韓信也不打算白來一趟咸陽, 除了帶韓武開個眼界, 他每日還出城, 考察當地農事,見農人休息, 便上去攀談, 問一問耕種事宜。
身上帶兩支炭筆, 幾張白紙, 有空便匆匆記上幾筆, 晚上回去再用筆墨整理出來。他是認真想寫一本農書的,天書上雖有高妙之法, 但不曾詳細到大秦各地。韓信有了些想法:想繼承父親的事業的話,不出淮陰也不行,他不去做官就好了。以後他應該週遊天下,包括南方那些他不太熟悉的地方,都去看一看。
當然,了解農事的同時,順便也可以看看山川地理。他不打仗,只在心里想想,也不礙著誰。
韓武則是跟當地頑童玩到了一塊,他和韓信跟著韓川學過官話,能說洛陽雅言,與咸陽近郊只會本地話的頑童倒也能交流。不過實際上也不用怎麼交流,誰不會玩呢。
也正是在這裡,韓信再次感受到天書給世間帶來的改變。
去年的天時就不好,淮陰是水患,關中也降雨頗多,五穀的收成都不好。今年這時候已經是春季,多少天不下一滴雨,水位都降了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