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對不起陛下啊。
就在他的苦惱與糾結之中,時間走到了始皇帝在位的第三十七年,嬴政再次巡遊,這回南至雲夢,祭舜帝,又至會稽山祭禹帝,讓會稽郡一名與秦有仇的青年見著了他的赫赫之威,對叔父說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話。又至琅琊出海,親射巨魚。
誰也不曾想到,這會是他最後一次巡遊,便在回程的路上,秦始皇病逝於沙丘。
而等韓信得到消息,已經是近一個月之後了,因為丞相李斯與趙高隱瞞了天子的死訊,並以天子的名義令長公子扶蘇自殺,將蒙恬下獄,立胡亥為太子。
張良得到消息時,在袖中緊緊握住了手。他知道始皇帝之死是機會,但沒想到比他預想得更好。他不知道胡亥是什麼人,但很明顯,從新得勢的趙高來看,這是趙高與李斯串通矯詔的結果。朝中必生動盪,
「李斯是糊塗了。」他說道。
這是韓信將幾個親信召集在一處議事時張良的斷言。
韓信痛哭了一場,眼睛還是紅的,還帶著幾分煞氣,一直沒說話。張豚在一邊問:「為何說丞相糊塗了?」
「胡亥是少子,從來沒有值得一提的表現。趙高是他的老師,得到皇帝的信任陪伴在側,負責詔書印章的保管。正巧就是胡亥得了太子之位嗎?沒有人會相信這一點,胡亥自己也不相信別人會信服,所以等他坐上皇位,他就會用殺戮震懾那些不信服的人。」
張良輕輕搖頭,對李斯有些嘲笑的意思,「良不知胡亥其人究竟會不會是另一位雄主,但李斯不是他的親信,定然是被趙高說動,想要一個能保住自己權位的新帝才會合謀。但趙高和新帝豈能容得下一個多年為相手握大權的先君心腹?過幾年朝中平穩下來,他就會被拋棄。」
乃至像秦國曾經許多名相一樣,成名於秦,建功於秦,身死於秦。前例太多,李斯一定是害怕自己重蹈覆轍才會合謀,但他肯定還是逃不過這個下場。
說罷,不管其他人吸著氣的小聲議論,張良看向韓信,想勸他這段時間低調隱忍,凡事不要出頭,免得惹禍上身,卻正逢韓信也抬眼看過來,目光森森,語氣沉沉,竟然少見的滿懷殺氣:「張先生,你說陛下會不會是他們合謀害死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