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棲明白了一些,但還是有點懵懂,張澤若見李斯在向韓信說起如何從中引導,讓叔孫通一派占據上風,沒她插嘴的地方,便又向薄棲解釋:「如今齊國鼓勵教育,若是按古人所分,過個十年二十年的,滿城都是『士』。你說若是『士』的父母去世,個個都守孝三年,還有人做事麼?」
薄棲恍然大悟,微微點頭,聽著張澤若繼續道:「就是不守孝三年,讓他們把厚葬的風氣鼓吹起來也不得了。大王說過糧食還能再增產,以後工廠也開得多。百姓手中有錢,受他們蠱惑,把家財都隨長輩而葬,大王一片苦心想讓治下百姓得利,豈不是浪費了?」
薄棲點頭幅度更大了。她自幼家境也一般,雖說比起真正的平民強很多,但若是父親在山陰去世還要她全力供養厚葬,恐怕她和弟弟現在早就餓死了。
那邊韓信在問李斯:「丞相不親自寫一篇印發嗎?」他知道李斯文章寫得很好,就是這文筆多用在公文上了,沒有自己去寫書。
李斯笑著搖頭:「臣若是下場,只怕他們都不吵了,一起來駁斥臣。」
他是法家,那幾個都是儒家。禮不禮的,還是讓儒家吵去,他一個丞相跟他們吵,掉價,他只要當裁判就好了。
李斯出了個對他來說有點冒險的計策,就是讓南越王韓川傳書回來,宣揚薄葬的理念。除了不營王陵之外,韓氏在楚地的祖墳也可以為天下做個示範。修墳而不以王陵的規模去營造陵寢。
是有點冒險,但他已經揣摩了很久,自認風險不大,正好也看一看韓氏家學是不是如他所想。
果然,韓信並未動怒,反而覺得此法可行,在不大動干戈的情況下,不動聲色地表明了王室的態度,給叔孫通以支持。
商議已定,張澤若讓薄棲收回書冊,送回書房。等薄棲退下後,她轉向韓信,正色道:「君上,這便是薄棲。」
「薄棲?」韓信想起來了,前兩天張澤若向他稟報過,安置在她那裡的薄姬自己起了個新名字。他也沒放心上。
實際上陳平把人送來的時候,他只覺得啼笑皆非。
戚夫人就算了,戚氏獻女,不獻這個就要獻那個,這次他齊國勢大,戚氏將人送來也順理成章。可薄姬是怎麼回事?他和她倒是有點關係,記憶中那一世不就是他俘了魏王豹,將包括薄姬在內的魏王妾侍都送到後方,最後進了漢王宮中嗎?
這次沒被魏豹所納,而是送給項羽,也挺正常。
不正常的是項羽,這個人為什麼好端端的把薄姬又送來給他?
他到底在想什麼呢!官印捨不得給人,進了後宮的女子倒是捨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