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他變沒變,那應該也沒變吧。
可是這世道,已經變啦。
第124章 尊王攘夷(三)
不管諸王出身是高貴還是低賤, 也不管各國在衣冠上如今各穿各的,有堅持冠冕華貴一如往昔的;也有像秦始皇一樣不愛繁瑣,僅著通天冠的, 當他們循著齊儒新定的禮儀, 一步步踏上會盟台, 向天盟誓的時候, 氣氛自然而然地莊重嚴肅起來。
這場重要的外交事件當然被未來的客人們從不同角度拍攝直播並存為檔案。有人對此不敏感,一邊拍一邊在直播中嘟囔:「這還是簡化了的,還是這麼費事, 浪費時間浪費錢,有必要嗎?」
彈幕里說什麼的都有, 不過還是後來內部論壇上總結的得到了最多的認可。
「禮這種事, 過頭了是很煩,尤其在我們今天看起來是沒用的東西。但是文明初始的時候,它其實也可以看作是文明與野蠻的分界之一。倉稟足而知禮節嘛,吃飽穿暖之餘才會琢磨這些看似沒用的東西。這個時代是個擴張的時代,亞歐大陸的主要文明周圍都有大量的野蠻人, 不管是你擴張出去, 還是打不過野蠻人被侵略, 有這一套東西,就能用文明同化野蠻。蕭何沒錢還要營造宮殿是怎麼說的?強化禮儀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其實不是光為了折騰自己人, 也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文明和強大, 第一眼就讓野蠻人生出敬畏和向往, 甚至主動向你學。而不是光想著搶光你就好。」
諸侯不知道他們的會盟引發了這麼多討論, 走完流程之後,他們就輕鬆了, 齊國典客蒯徹客氣地問他們要不要參觀,頓時收穫一片「好好好」,諸侯興沖衝去參觀齊國的鐵官(鋼鐵廠)、糖坊等特色項目,往往看得一臉菜色的回來。
就算是不怎麼在政務上用心的項羽和英布,都對齊國生出了忌憚之心。
他們對工業的理解有時代的限制,但冶煉業對國力的增持,早在殷商青銅時代就經過了驗證,又經戰國紛爭,已經算是一種常識了。
那高爐中傾瀉而出的鐵水,那如麵團一般被輕鬆鍛打的鋼材,在這個時代基本上只代表了一件事:他們都沒戲了。
有上進之心的還想著怎麼把齊國的這一套學回去;沒上進心的比原來躺得更平了,就想著怎麼跟齊國再親近些,將來在齊國混個王侯之位。
帶來的臣子則開始忙碌起來,爭吵關於自家出兵兵力、繳獲分配等等利益相關的需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