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翹舌之人未必能參透書中道理。」嬴政在江寧的建議上給出補充,「私田中的農人大多是識字的,每縣一人大概夠用。正月里再挑一些僕從補入私田,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江寧恍然大悟,她怎麼沒想到呢,私田裡的農人算得上是許先生的弟子,而且秦國現在的郡縣也不多,這些人正好可以去傳播技巧去。她笑道:「王上你真聰明!」
嬴政卻道:「不。是你幫了我一個大忙。」
江寧啊了一聲,一頭霧水,我幫什麼了?
第36章 (倒V結束)
正值冬季, 秦宮上下也開始忙碌起來,為之後的祭祀做準備。好不容易送走了太祝和太宰,江寧揉了揉自己的心道, 累啊, 本來想要划水摸魚的,偏偏最近事情還多了起來。
不遠處傳來談話聲, 江寧抬頭看去, 只見昌平君拿著一本冊子進了嬴政的寢殿。說起來自從跟嬴政說完農書之後, 呂不韋和昌平君倒是來得頻繁了些。
她猜應該是因為農書普及的事情。畢竟涉及全國上下,自然要謹慎處理。等著農書和種子還有自己的求生經驗普及開來,大部分人應該不會挨餓了。
倏然, 江寧像是意識到什麼一樣頓住了。她在心裡揣摩著全國二字,總覺得自己碰到了真相的邊緣。
現在朝堂之上依舊是反對鄭國渠的呼聲高, 她試著分析過反對黨的成分, 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不喜呂不韋連帶著不喜歡他的政策;還有一種是封地在修渠範圍內, 不滿意朝廷的補償方案的封主。
兩股勢力摻雜在一起, 又以輔臣之一麃公為首,所以才不好對付。
傳播農識的人是私田裡出來的,他們既是許先生的弟子也是咸陽宮的人聽從於王命。假設投放到封地的傳授人是密探,負責尋找封主的錯處, 借勢打壓收回封地……
江寧倒抽一口涼氣, 難怪昌平君沒有停下對鄭國渠的準備, 難怪在自己提完農書普及後, 呂不韋頓時笑容滿面了, 難怪嬴政說我幫忙了,原來他們三個早就心照不宣地準備瓦解反對勢力, 自己正好給了他們一個藉口下派密探。
嘶,自己這算是無意間插手政事了。反對黨又不傻,在意識到自己被包餃子後肯定能想到這個計劃,到時候他們要撒氣肯定找自己無名小卒。
天靈靈地靈靈,老天保佑,千萬不要讓麃公他們發現是我提的醒。救命,怎麼越想脫身就越難啊。
瞧著江寧皺成包子的臉,嬴政用筆桿戳了一下,聲音上揚:「你這是怎麼了?」
「我只是覺得自己太慘了。」江寧躲開了筆桿,「心累。」
嬴政向來洞察人心:「就算你不提。無論是我還是仲父看到了上面的內容,都會想到這個辦法。」
不一樣的,江寧在心裡擺出苦瓜臉。要是被人知道自己推波助瀾的話,我真的有可能沒命的。
「麃公為人高傲粗狂,即便他知道你說的話,他也會覺得是仲父指使你做的。」嬴政想了想安慰道,「他總覺得婦孺孩童掀不起什麼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