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的自信,著實是沒有自知之明。
沈氏左思右想,請皇上收回成命的確有難度,她掐了掐喉嚨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既然你帶玉珠去北地,那娘也就不留在京城了,這幾日整理行囊回江南。」
到年底了,族裡事忙,沈氏回江南主持大局。
她不在這些時日,後宅那些有么蛾子的通房小妾沒少蹦躂。
此番回江南,沈氏眉眼間帶著淡淡的傷感道:「娘短時間來不了京城了。」
作為族長夫人,沈氏註定沒有太多自由。
近日來江南書信一封接一封,都在催促她回去。
謝昭挽起衣袖,為娘沈氏添一盞茶,畫了個大餅:「娘,等兒子從北地歸來,向皇上告假帶玉珠回鄉探親。」
沈氏眼皮跳了跳,擺擺手道:「你回不回來不重要,玉珠是要來一趟的。」
江南盛產絲綢瓷器,匠人的水準高,吃食也很有特色。
夜晚還可在秦淮河游湖,採蓮賞月,好不自在。
沈氏垂下眸子,有些小心思。
在江南提起謝家狀元謝昭,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僅讀書人推崇,就連不少待嫁女子也嚮往嫁給這般人物。
萬一謝昭回江南發覺盛名不減,又飄了呢?
「元和,男子成大事,必定要戒掉美色,你已經有玉珠了,千萬別生出花花腸子。」
作為謝家當家主母,沈氏被教導寬容大度,可看到身邊丫鬟被送給夫君做通房,還是暗自難過許久。
如果把姜玉珠當成兒媳,沈氏自是希望她懂規矩,為謝家開枝散葉,可在眼下,沈氏已經把姜玉珠當女兒看待,不免多想幾分。
「你別不把娘的話放在心上,讀書人憧憬風花雪月,一旦你墮落寒了玉珠的心,再想捂熱可就難了。」
沈氏把話挑明,只為敲打兒子。
謝昭幽幽長嘆一聲,閉了閉眼睛,無奈道:「娘,若兒子真如您所說的風流,就不會被懷疑有斷袖之癖了!」
江南雖說禮教嚴苛,卻興起斷袖之風。
那些男子喜好塗脂抹粉逛小倌館,在富貴人家裡盛行。
當年謝昭幾次推拒族中安排的親事,沈氏曾有所懷疑。
提到過去的鬧劇,沈氏頗為不自在地道:「這怪娘嗎?你成親三年多,玉珠獨守空房,你是欺負姜家沒人?」
沈氏胳膊肘向外拐,只感覺親家講道理,若她女兒遭受冷落,她必定上門說理!
「娘教訓的是。」
謝昭有苦說不出,姜家的確不挑理,是從沒正眼看過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