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娘說的不錯,不過咱們是故友,不該以官場來論。」
謝昭面色平和,沒一點官架子。
魯船匠反應了好一會兒,這才大叫道:「快把謝老弟送我那一套刻刀供起來!」
與二品大員稱兄道弟,魯家祖墳冒青煙了。
謝昭在回京以後,曾幾次托人給漁村有一面之緣的兄弟送禮物,送過嬌娘防身的匕首,也送過魯船匠他夢寐以求的刻刀。
「元和,這怪我,當初我若去一趟京兆尹衙門,說不定咱們還能見一面。」
嬌娘很快釋懷,雖然面上不顯,拍謝昭肩膀的力道小了很多。
眾人湊在一處,其樂融融,謝昭的眉眼始終帶著淡淡的笑意,與平日的清冷不近人情格格不入。
原來,他也會把普通的百姓當成兄弟來相處,也會細心地送人禮物。
寬大的衣袖下,姜玉珠纖細的手指勾住謝昭帶著薄繭的大手,與那個高處不勝寒的謝昭相比,眼前人有血有肉多了。
第207章 縱火
大隊人馬在陵城停留兩日,補給的軍需遠超預期。
車馬不足,陵城商隊自發組織,召集農閒的壯士漢子前往邊城送貨。
這一來一回半個來月,不會耽誤了過年。
車隊折返回三岔路口,得到消息前來送行的百姓,比迎接車隊的人還要多。
道路兩旁是密密麻麻的人頭,百姓們拎著小提籃,紛紛給將士們塞自己的出產。
「百姓們淳樸,你對他們好,他們就會以自己的方式回饋。」
那一張張淳樸憨厚的臉,眸中卻含著熱切的目光。
姜玉珠撩開車簾,望著這一幕深有感觸。
送行的百姓跟隨車隊送出幾里地遠,還有繼續下去的架勢。
謝昭不得不停下來擰了擰韁繩,溫聲道:「鄉親們,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咱們的軍需已經安全通過三岔路口,前面有當地的官差接應,你們安心家去吧。」
再送下去,天黑之前趕不回去,留在三岔路口處也有些危險。
謝昭雖重視軍需,卻也惦記心底良善的百姓們。
眾人一聽,認為極為有理,便道:「謝大人,北地不比京城,天寒地凍,您要注意好身子,若回程路過陵城,您要見識一下咱們陵城的風土。」
「謝大人,保重!」
「謝大人,您慢走!」
在百姓們的道別聲中,有一道洪亮的嗓音聽上去很是特別:「謝大人,照顧好謝夫人!」
隨後,官道兩側響起善意的鬨笑聲。
姜玉珠順著車窗向外看,只見魯船匠擠在一處角落,正揮舞手臂道別,見姜玉珠的視線看過來,更用力了些:「弟妹,走好!」
姜玉珠囧了囧,聽上去有點怪怪的,她招手回道:「魯大哥,來日方長!」
送行的百姓停在原地,一直到車隊遠去看不到蹤跡,這才折返。
出了陵城,一直行到天黑,車隊在官道處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