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珠有身孕的消息被瞞得死死的,還是沈芷蘭自己察覺到不對勁。
得知姜玉珠有身孕,懷的還是雙胎,沈芷蘭留在邊城不肯走。
門帘動了動,沈芷蘭如一陣風一般進門,問道:「姐姐,你何時啟程去江南?」
「就最近。」
如今京城還亂著,姜玉珠不打算回去添亂。
北地的條件比不得江南,再者說婆婆沈氏經常寫書信,打算派人來接她了。
嚴臨把脈,胎兒已經坐穩,姜玉珠有啟程的打算。
不然等月份大了,又趕上夏日悶熱,在路上也很遭罪。
沈芷蘭聽後笑道:「那正好,咱們一起走。」
前些時日,沈芷蘭的娘親從江南趕來,母女倆冰釋前嫌,很多前世解不開的疙瘩,都尋找出了真相。
原來,並不是娘親不愛她,而是為沈芷蘭考慮不得不如此。
姜玉珠在江南待產,沈芷蘭剛好回娘家為娘親撐腰,兩不耽誤。
「姐姐,我聽我娘說,在蘇城周邊的月牙村有一口神泉,喝了神泉水,村中婦人都生了雙胎。」
沈芷蘭聽說後,有心去月牙村為姜玉珠請穩婆。
「我和師父學了手藝,到底沒有經過幾次實踐,況且師父也說懷雙胎更不容易些。」
小產後,沈芷蘭無比重視,方方面面都為姜玉珠做好打算。
姜玉珠也覺得可行,點頭道:「都聽你的。」
二人商議好啟程的日期,在農曆三月底的最後一日到達鄰城。
到鄰城第一件事,姜玉珠帶著丫鬟去了書鋪。
小夥計熱情地接待,問道:「夫人,需要什麼書,小的可以幫忙找。」
書鋪里大多是男子,偶爾有丫鬟來幫識文斷字的小姐找話本。
「我找石頭先生的書。」
姜玉珠記得表哥的筆名是石頭先生,應該不會錯。
小夥計愣住,好半晌面色通紅地道:「夫人,您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咱們這不賣雜書!」
「石頭先生嘔心瀝之作,怎麼可能是雜書?」
陳韜寫的遊記,其實很有看點,詳盡地介紹了各地的風土人情。
就因為太詳盡,長篇大論,因而成為姜玉珠催眠神器。
手中存下的幾本,已經不夠用了。
小夥計頗為氣惱,不情不願地道:「沒有!」
「不可能,你們不是城裡最大的書鋪嗎?」
姜玉珠察覺到夥計面色有異,追問道。
如果最大的鋪子都沒有,小鋪子更難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