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有一份無可挑剔的簡歷。」
齊昭海接完話,忽然發現了一處前後矛盾:「你之前不是側寫出來,『四一九』案的作案人,學歷可能都不太高嗎?」
「他們選擇拜佛的時候是這樣。」宋冥補充:「倘如搶劫後,有時間和金錢上的餘裕,想讀書的,會繼續進修。只不過,思想是有惰性的,定下來的習慣,沒有那麼好修改。這或許是拜佛的行為,在這個團伙中繼續留下來的原因。」
照目前的狀況上看,幕後主使可能是繼續學下去的那個。
學歷比其他人都高。
由於異地求學深造帶來的,在物理上的距離,使得他沒有太多和犯罪團伙的牽涉關系,因而免於和同夥一樣被抓捕歸案。
沒有牽涉,意味著也沒貢獻。
但即便如此,犯罪團伙中其他頭領,還是把明面上乾乾淨淨的公司,當作底牌,交給幕後主使進行管理。
宋冥猜測,他們之所以選擇這麼做,除了出於以幕後主使較乾淨的身份,可以保護這張底牌的考慮,很難不讓人懷疑,還有學歷崇拜的因素在起作用。畢竟,在許多沒讀過書的人眼裡,高等學歷就是一張閃閃發光的名片。
「有拿得出手的學歷,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上,居住在海邊,掌控欲強,多疑且有些自負……」宋冥手指抵著下巴,幽幽低嘆:「簡歷上很多東西可以造假,現在我能夠側寫出來的信息,還是有些太少。」
「已經足夠了。」齊昭海說。
感謝公司的人事部,把這些人的簡歷都保留了下來。
單是年齡大這一個篩選條件,就能排除掉大部分人了。幕後主使在三十五歲以上的年紀,顯老,裝不了年輕人。
饒是資料充足,齊昭海一份份看過去,還是很費時間精力。
「總算找到了一個。」
齊昭海不知埋首在屏幕前尋找了多久,終於鬆開滑鼠,長呼了一口氣。他掐了掐睛明穴,緩解用眼過度的疲勞:「累死了,我第一次感覺,查嫌疑人的信息這麼艱難。」
他查到的那個人,排除居住地這類可變動的信息,和宋冥給出的側寫很是吻合。
至少在簡歷里展示的部分,非常像。
「這個嫌疑人是微生物專業的。」齊昭海只靠在椅背上歇息了兩秒,立刻抖擻精神,向宋冥展示他來之不易的成果:「離職的這些人里,隸屬於幕後主使的可能不止一個。但這個,絕對是所有人中跟幕後主使最接近的,他在簡歷裡面自稱,學得最好的是轉基因的課程。」
跟他們在乳酸菌上動的手腳,正好完全符合。用的都是轉基因技術。
嫌疑最大的這個人,姓錢名奎。
當齊昭海拿著錢奎交來的這份簡歷,去諮詢分公司的人事部門經理時,發現他是在兩個星期前,向分公司提出離職的。
「他離開的時間,同樣耐人尋味。」宋冥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