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事總算了結,水患平息,冤案再翻,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她也要將另一件事提上日程。
這日,有一寬敞院子修建完成,非是私宅,而是學堂。
門前架設高台,趙在凌著人布置好鮮花紅綢,又提前備下百兩嘉獎的銀子,另有一物雕刻而成,一併作為獎勵。
常青安親自主持,她立於高台上,目視一眾百姓。
「正人為德,為己當義,這段時日以來,諸位所行皆入我眼中,信近於義,言可復也[4],今日我便兌現諾言,嘉獎漳州十大仁善之人。」
「王氏大牛,修築堤壩有功,一人堆沙百袋有餘,勤勉有加。」
「劉氏春珍,日夜壘灶,一人做出飯食無數。」
「棺材鋪子掌柜……」
無論男女,不論家底,皆賞銀百兩,更有一泥人雕塑,憨態可掬,風雨同舟,守得雲開,以作紀念。
被點到名的人欣喜不已,在這眾目睽睽之下,頗是不好意思。
「這哪能啊。」
「我也能上去嗎……」
「……」
種種猶豫不提,常青安念完後,率先鼓掌,一時掌聲齊鳴,更有歡呼聲,底下親近之人更是推著他們走上台去,趙渝親手捧著盒子,依次送上。
趙在凌拉來一箱花束,說是花也不大盡然,只是剛剛種下不久,還未完成長成的麥子,捆了矮矮的一小扎,作為慶賀。
何以安天下,何以動萬民?
明德揚德,立身之本。
歡呼過後常青安並未退去,她緩步走下台階,來到身後宅院前,一牌匾高懸,上蒙紅布,趙在凌和趙渝露出笑容,侍立兩旁。
這院子一早便規劃好了,在給百姓們修築房屋時也一併建了,這才是母親最想做的事。
「唰——」
常青安抓住垂下的紅色綢帶,揚手扯下那寬大紅布,露出其上的院名。
長春學堂。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5]
「往後天下孩童,無論門第,皆可入此學堂讀書。」
她擲地有聲,一人立於書院大門前,趙在凌和趙渝推開那大門,露出裡面的青竹和屋舍,正是規規整整的學堂格局,而今這大門,向著天下所有人開放。
身後是挺拔修竹,假山流水,那鮮紅的綢布落在她腳下,亮色之上,一襲樸素青袍,走出深宅孤寂,不念繁華名利,此色此景,當為腳下一步。
李喚風深深拜服,不禁嘆道:「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6]九經何在,九經在此。」
作者有話說:
[1]巧言令色,鮮矣仁——出自《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