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安不管他們,每每端坐於茶樓雅座中,聽著底下朗朗的說書聲,驚堂木落下,語調刻意壓低,引起一眾譁然,而後便是雷鳴掌聲。
她看著街道上眾生百態,又聞人間悲歡,真假摻半,皆是人生,是她未曾經歷的古老而普通的生活,日升月落,吐息不止。
「夫人。」
「已至漳州。」
她走下馬車,學堂大門敞開,於長長遊廊上側耳細聽堂內聲聲誦讀,夫子不拘性別,其內更有女夫子數名,皆是心性堅定之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
常青安立於廊下,聽了半晌,夫子若有所覺,向她投來一瞥,而後臉色一變,就要起身見禮,她搖搖頭,再次行遠。
趙在凌早已去了學堂管事堂內,要查看這段時日學堂情況,以免有人欺上瞞下,行些小人之事,若發現為人不端之人,則要立即趕出學堂。
趙渝安靜地跟著常青安,她覺得今日的母親格外沉默,明明學堂一切都好,女學生也占了大半,可是為什麼呢。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2]」
她忽然開口,登上學堂二層,憑欄遠眺,天下之大,竟一眼望不盡,而這天下又如此之小,在於這小小學堂內。
李喚風前來拜見:「多日未見,問夫人安。」
常青安回禮:「一切安好。」
待到一日下學,趙在凌召集眾人,於院中開會:「今日此來,無非探望,現將諸事公布,權當做個交代,凡有所思,大可直言。」
李喚風身為名義院長,當先發言。
「長春學堂招收學子合計三百人,女子一百六十,隨附男子一百四十,夫子共有十五人。」
「設立古學兩節,禮藝一節,共議一節。」
「筆墨貴重,改用炭筆,一文一支。」
「……」
而後夫子們接連匯報各自負責的學子的情況:「春一堂,學子若干,學至論語為政,功課不落,盡數收取。」
「……」
常青安一一聽過,觀他們眉目清正,不是糊弄了事之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文以知書,而後明理,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3]」
「諸位所行,皆為大德,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4]」
她站起身向眾人深深行禮:「願共濟此學,青安拜謝。」
作者有話說:
[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出自《論語》
[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出自《論語》
[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出自《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