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是大齊周邊的國家之一,地處西北方,這國家雖然也叫月氏,但和絲綢之路上那個月氏國已經沒多大關係了,匈奴人從中原撤出以後,一支回到草原重新建立匈奴,一支則不願意再回到什麼都沒有的草原上,選擇去攻打西亞,打來打去,一個地方都沒打下來。
咳……但是他們的人都留在那邊了,左賢王還娶了當時月氏的公主,又發動了一通政變,成功上位。也就是說,現在的月氏,只是套著殼子的另一個匈奴。
然而它跟正經的匈奴也是有區別的,比如月氏人種族混合程度非常高,再比如他們已經不放牧了,而是跟中原差不多,發展農業、文化、藝術,再再比如,發展了那麼多年,他們的王族已經一點血性都沒有了,整天就知道吟詩作對、寫寫畫畫,從王族到普通百姓,清一色的喜歡裝文化人。
劃重點,他們都喜歡文化人。
如今才學會怎麼寫字不手抖的孟昔昭:「……」
第22章 還願
月氏這個國家, 其實地位也很尷尬。
因為它既沒有厲害到可以稱王稱霸,也沒有弱小到需要對其他國家俯首稱臣,說它沒實力吧, 它也能拉出一支十萬人的軍隊,跟人拼命, 但要說它有實力, 又對不起它牆頭草一般的行為。
被當初的匈奴左賢王搶了王位,月氏人當時是忍了, 但沒過幾年,就密謀弄死了那位左賢王, 內部來了一個大混戰, 只要跟王族沾點血緣關係,就都覺得自己可以勝任王的位置。匈奴安頓好了自家草原, 扭頭一看,鄰居居然亂了,匈奴單于樂不可支的就要過去接收勝利成果, 月氏人大驚, 趕緊暫停內鬥,一致對外。
月氏王后, 就是那位左賢王當時娶的公主, 她當機立斷,把自己幾個孩子的姓全都改成了自己的, 還把左賢王的屍體刨出來,弄了個不倫不類的入贅儀式,直接把王, 變成了王夫,然後又把自己最大的兒子推出來, 提議讓他繼位。
也是多虧了這位公主聰明,不然月氏還真有可能被匈奴吞併。只是改了個姓而已,月氏人的反抗心理就沒那麼強烈了,匈奴大軍來到以後,他們抵死頑抗,匈奴見討不到好,就跟月氏簽了個停戰協議,說明只要月氏每年給他們進貢,他們就承認月氏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而且會跟他們睦鄰友好。
……果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匈奴強的時候,月氏自然是點頭哈腰,無有不從,但匈奴一旦弱下來,月氏就會瞬間翻臉,過去的兩百年間,人們都數不清月氏到底背刺過匈奴多少回了,背刺匈奴的時候,月氏當過越朝的小弟、當過夏國的小弟、還當過遙遠的基輔羅斯的小弟……
月氏人種族高度混合是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別說普通百姓了,連王族,都是徹徹底底的混血,既有匈奴血統、又有東歐血統、還有西亞血統、和一部分的黃種人血統。
嗯……最後一點,說起來有些丟人。
月氏給周邊國家當了兩百年小弟,越朝和齊朝也沒閒著,給周邊國家輸送了兩百年的公主……
越朝就不必說了,年年跟匈奴打仗,除了匈奴沒有,為了讓其他國家別來摻一腳,越朝幾乎把所有的公主都留給外國了。大齊跟匈奴沒有那麼連綿不絕的戰事,但他們也會往外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