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還沒來得及等到下一次擴張,漢武帝就駕崩了而已。】
啊,那不然呢?
漢武朝的官員雖然各個都是人精,但是他們一時之間不明白是不是因為這次天幕出現的時間太晚了,把他們的思路都聽迷糊了。
對不起,但是真的,他們聽到現在也沒聽懂,是什麼讓你們後世人如此堅定不移地在看到這個什麼詔令蓄馬補邊之後還認為他們家陛下是真心想要消停下來的?
這不是為了下一次打仗在做準備嗎?
這流程他們可太熟悉了。
【司馬光只能說,被西漢啪啪打臉。之後漢朝對於匈奴對於西域那根本沒消停就算了。
實際上,等漢武帝去世之後沒有多久,被漢武帝拒絕的「輪台屯田」事件又被霍光拿出來炒了冷飯,霍光大筆一揮,「用桑弘羊前議」,所以最終西漢還是跑到輪台去屯了田。
不巧,正是在司馬光認為「革除漢武帝弊政而後世稱明」的漢昭帝年間。而他所說的漢昭帝時期用賢良文學的建議罷除了鹽鐵、傕酤、均輸等法,也是他的一廂情願。
是,沒錯,霍光為了搞事情,特意召集了一批賢良文學來做《鹽鐵論》打擊政敵桑弘羊。
但是鹽鐵大會的結局並沒有按照司馬光所說,罷免鹽鐵等種種制度,唯一的成效就是「罷權酤官」而已。
並且還有個附加條件,也即雖然罷免了傕酤,但是要要對酒每升強行徵收四錢的酒稅。
可真是驚天動地的改變呢,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的那種。】
霍光:……
劉弗陵:……
這種朝廷中央掙錢的大好事,他們怎麼可能傻了吧唧地拱手送人?
這個什麼司馬光不會是地方諸侯國的官員吧?
不對啊,之前好像聽說那個宋朝是不是沒有諸侯國來著?
不確定,但也懶得再翻與宋朝有關的片段。
劉徹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合著你們後世的文人搞了半天,他大漢還是在輪台屯田了,那你這個一番又是罪己詔又是轉折的,真的不尷尬嗎?
他要是真的為了輪台屯田罪己了,你覺得他霍光能這麼快就跑到輪台去屯田嗎?
【這些除了我們翻歷史書自己就能看見之外,與司馬光同朝代的王應麟就曾表示昭宣二朝基本上都遵循了武帝的法度。
漢武帝的大致方針更是被漢宣帝繼承,漢書中也有類似言語,比如:「宣帝時修武帝故事」。
而漢宣帝總結的漢家制度是霸王道雜之,考慮一下他所處的時間,總不能說的是無為而治的漢初吧,他所用的方法是誰確立的制度,一目了然。】
劉徹對於武帝故事這四個字,人都已經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