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天幕竟然說驪姬此種霍亂朝綱的行為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還將驪姬的行為類比史書之中其他王侯將相的政變?
這能一樣嗎?
聽聞他們「高談闊論」的有些人終於忍不住了,又有哪裡不一樣呢?
不是一樣的背叛君主,霍亂朝廷嗎?
【而說晉國為此內亂數十年,就純屬誇張的手法了,畢竟驪姬所處的時期,前前後後,全是晉國的上升期。在驪姬之亂之後上位的公子重耳,更是春秋時期的第二位霸主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手下稱霸中原。
我們可以說驪姬與其子的政治水平或許沒有重耳高,但畢竟晉獻公的基因是很靈性的嘛,上限足夠高,下限也足夠低。
比不了晉文公,也不一定會比割讓國土的晉惠公還差嘛。
畢竟才兩個月,還一下換了兩個國君,能看出什麼驪姬的政治傾向來啊。
成王敗寇,失敗者的名聲不佳是毫不意外的結果,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驪姬是女子,便要背上「禍國殃民」,「斷送晉國」等誇張的字眼,那便也過於主觀了。】
驪姬才不屑一顧呢。
她既然決定爭上一爭,就從來沒想過什麼好聽的名聲。
畢竟名聲哪有實打實的權力重要?
他們既然如此詆毀她,豈不正說明自己的行為戳痛了這些男人了嗎?
禍國殃民又如何?她享受到就夠了。
這一次,就讓他們看看,晉國在她的手裡,也絕不會差。
畢竟誰真的因為一個春秋霸主的名頭就會願意乖乖將唾手可得的權勢拱手送給他人?
還是一個已經結了仇的敵人?
誰還真當晉國是自己的母國啊。
可以,但是真的沒有必要。
雖然看起來重耳確實手段頗強,但……
春秋霸主的名頭讓其他諸侯國聽到了,是福還是禍,那還真不好說呢。
畢竟各諸侯們雖然熱衷於收留各國流亡的公子並送回國內主持政事,但是他們可絕不是做慈善,他們看中的,當然是扶持之恩帶來的利益,自然也並沒有想送一個未來的霸主回國成為自己心腹大患的意思。
而天幕此刻將這個消息放出來,也正可以為她所用呢。
驪姬嘴角勾起了一個稍顯冰冷的弧度。
她死也要濺敵人一身血。
她不舒坦,別人也別想好過!
第187章 紅顏禍水【四】
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緒,驪姬果斷醞釀好了情緒,眼中蓄淚,婀娜走向晉獻公所在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