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說:
Per aspera ad astra。拉丁諺語。「循此苦旅,以達星辰。」是傳播最廣的一種翻譯。
其實是很中二的一句話哈哈:)
第16章 457 kHz
清晨六點,海拔近八千英尺之上的黑梳山樹木稀少,疾風呼嘯,陣陣飄雪。池羽伸出右手,調整了一下助聽器的位置。
他第一次接觸到滑雪是五歲的時候。父親池勉是個大學教授,去蒙特婁做訪問學者那一年,因為一段露水情緣,有了池羽。池羽沒見過自己的母親,聽他父親說她是舞蹈學院的。當時,她似乎期待著是個女兒。孩子哇哇啼哭的時候才發現,並不如她所願。至於母親是誰,叫什麼,她的離開是一時起意還是早有安排,池羽並不清楚。
整個少年時期,他都在執著於尋找他母親。他學生時代所有跟「家庭」有關的創意作業都致力於此,並且態度固執地有些愚笨。池勉和他講不通道理,甚至他都請不進去自己說話,池勉吼他罵他,撕他作業本多少次都不管用。
池勉從沒打過池羽。相反,他自認為是慈父。因為池羽的出生,池勉放棄了國內的邀請,而是接了加拿大的教職,一待就是十年。
五歲那年,池勉和學校的同事們去特倫勃朗滑雪。沒人在家照看池羽,池勉臨行前才決定帶他一起,可池羽遇到雪山就好像是魚一躍入水,顯出了驚人的天賦。
因為池羽孩童時期話非常少,池勉其實一直懷疑自己兒子有自閉傾向。可看到他在冬令營的表現以後,他徹底打消了這些顧慮。他和一群單板雙板的小朋友從山上大鬧到山腳,一直都在說笑,扔雪球、打雪仗,做trick。回家前那天晚上,他因為捨不得一個叫Max的好朋友,還拽著他的衣角大哭了一場。
之後池羽便求著他送自己回雪場。可滑雪是何等昂貴的項目,池勉起初不以為然,只覺得這么小的孩子,三分鐘熱乎勁兒,很快就會過去。從冬令營回來以後的池羽好像著了魔,把自己用舊了的滑板拆了輪子和板橋,又用防水強力膠帶把靴子捆在板子上,自己做了個簡易雪板。蒙村冬雪之後,他就從池勉後院的雪坡往下滑,一個人能從天亮玩到天黑。
可這簡易雪板到底是出自一個五六歲孩子之手。終於有一天,膠帶斷了,池羽從山坡上摔下來,摔斷了鼻樑骨,側臉也被地上的樹枝邊緣劃出來個大口子,得有兩指寬。
池勉剛從學校回到家,就看到池羽垂著手坐在家裡等,一邊臉安靜乖巧,另一邊臉凶神惡煞,從太陽穴呼哧呼哧流著血。
當時送到急診,醫生們給他縫好了針,又做了一系列檢查。結果顯示,他的眼睛沒有任何問題,可醫生們敏銳地發現,池羽有著先天聽力障礙,右耳只有正常人聽力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他之前竟然從未被確診過。一瞬間,一切都解釋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