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梁牧也帶著他去了一趟攝影器材店。他來的時候是輕裝,除了衣服和筆記本電腦,幾乎什麼都沒帶,當然也沒帶相機。之前試鏡頭,用的是鄭成嶺自己的單眼相機。
梁牧也轉了半天,突然問他:「想上大熒幕嗎?」
鄭成嶺思索再三才開口:「嗯,想參加北京山地戶外電影節。你……肯定知道。」
不僅是知道,他二十歲時導演拍攝剪輯後期一手全包攬的迷你紀錄片《人生如山》還獲得了那年的新人獎。
鄭成嶺又說:「現在就是拍點訓練的片段,之後回貴州才是正式準備的階段。我不敢想得太遠。」
梁牧也點頭,邊走邊說:「我知道。但你如果想上大熒幕,每一部分的拍攝風格和成像質量都要儘量一致,從頭到尾是4K高清。你可以用C300來拍,但是一定要配電影鏡頭。到了貴州以後,也得是這套配置。
「考慮要到要同時拍B-roll生活場景、訪談的近距離人像,再兼顧攀岩場景,這些鏡頭焦距和景深的要求都不一樣,用17-120比較合適。如果器材允許,你甚至可以定點掛,找倆電影學院的學生過來看著就行。
「遠景可以考慮BMD USRA,配超遠鏡頭。但是這機器吧,比較嬌貴,得買一台備一台。貴州的天氣不太好,USRA吃光,可能最後還得是C300。還有收音的問題,這個比較麻煩……」
他一邊走一邊給他打草稿,倒是被鄭成嶺打斷:「牧也……你真的不考慮來貴州嗎?」
鄭成嶺的問,不像王南鷗。王南鷗跟他太熟了,一件事可以變著花樣來回問他,被拒絕了下次還會再問。鄭成嶺問一次就作數,梁牧也明明已經拒絕一次,可他還是開口問了第二次。
梁牧也笑著搖搖頭,道:「中國好的戶外攝影師那麼多。想拍無保護徒手攀登這種極限項目的人,也絕對不在少數。」
梁牧也拿了一台佳能C300 Mark II和佳能17-120的電影鏡頭,結帳的時候,他往旁邊柜子掃了一眼——那裡放著才是多數攝影入門愛好者比較常用的器械。他又刷了自己的卡,拿了一台尼康D850。
等租好器材,兩個人回到屋子裡收拾了一下背包,連夜開往斯闊米什。
梁牧也拿手機出來導航的時候,他不小心點錯屏幕,到了聯繫人那個頁面。
蘋果官方地圖上面亮著個小點,池羽仍然給他開著位置共享。從坐標來看,他正在城裡的雪具店。
池羽倒也沒他想的那麼瘋。手肘骨裂,他肯定一段時間都上不了山,沒法教課帶學生,就只能在店裡坐班了。等他忙完這段,從斯闊米什回來,倒是可以去店裡找他。一起滑雪不行,吃頓飯總行。那天晚上,這人光顧著喝酒,好像都沒怎麼吃東西。
梁牧也一想,看池羽吃東西還挺有滿足感的,甚至比自己吃到山珍海味還要開心。
*
次日,雨停之後,梁牧也和鄭成嶺重返斯闊米什山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