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說不想走,長青並不意外,只是分錢這話,他剛想說不要,可是想想他的實際情況,又大方不起,便道:「一半太多了,三成吧。」五年之後他應當已有功名在身,到時還她便是。
許杏也沒有拒絕,點頭答應下來。
第9章 紅薯麵條
許杏新買的四兩酒麴能處理六十多斤紅薯渣滓,正好劉老闆要的澱粉還沒做完,要十六斤澱粉,這個過程差不多也就出這麼些紅薯渣,算是正好。
家裡果然如長青所說,已經沒多少糧食了,東堂屋裡的三個大瓷罈子都是空的,倒是都可以給許杏用。她也不攢活,立刻就著手洗刷收拾起來。
「娘,沒多少面了,要不您也全吃紅薯吧?」趙氏去東堂屋盛面蒸饃,也發現糧食不夠了。
金氏這次倒沒有訓斥兒媳,而是回到自己的裡間去找她的錢匣子。她先打開最裡面的荷包,看了看安靜躺在那裡的兩個銀錠子,然後小心收好,再扒拉著數外面稀稀拉拉的幾個銅錢。連上長青剛才給的十文,金氏也就才有二十來文錢,買不了幾斤面,再說也不能全花掉,過一個月就是清明,還得花錢上墳呢。
這青黃不接的時候最是難熬,老頭子在的時候都是他想辦法,再加上兒子每年會捎幾兩銀子給她,家裡兩畝地是少,可是打了糧食除了交稅,都留下自己吃,家裡人口又少,便是沒有紅薯,金氏也很多年沒有挨過餓了。
可是今年不一樣。兒子兩年多沒回來,長青又病了那麼一場,她除了那二十兩棺材本之外是真沒啥錢了。趙氏……她還沒那個腦子藏私房,外頭欠的銀子還沒還呢。
實在不行,「窖子裡不是還有一千多斤紅薯嗎,上東頭老賀家去問問,能不能換點面。」金氏吩咐了一句。到新麥子下來還得三四個月,若是一直吃紅薯,她人老了胃腸不好,受不了。
趙氏應了,飛快的出門去。
許杏預計今天肯定處理不完那麼多紅薯,為了防止紅薯渣隔夜變質,便只做了清潔工序,把徹底清洗乾淨的紅薯用大盆裝著,放在背陰的倒座處,準備明天一早開工。反正這幾天倒春寒,沒有破損的生紅薯放一晚不要緊。
范家的院子很小,許杏一邊幹活,就聽見趙氏回來跟金氏說:「說是要五斤換一斤麥子,要換麵粉得十斤換一斤,他家也太黑了!」
「那你找一家不黑的?」金氏瞪著她,「紅薯是賤物,本來也不值錢,他家不得掙點?白給你行方便?去換十斤面去。」
對於她們婆媳之間的事,許杏不太關心,她關心的是趙氏帶回來的數量關係。這姓賀的人家肯定是留了賺頭的,可也看得出紅薯不值錢,準確的說,是未經加工的紅薯不值錢。
這個時候的糧食產量肯定跟後世科學種田沒法比,小麥估計也就能畝產三百多斤,而紅薯卻要畝產三千斤,但是因為賦稅不收紅薯,所以小麥還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紅薯的經濟價值被嚴重低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