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八月底到任的,現在儘管天寒地凍,可實際上也才是九月上旬,離九月十九還有將近十日,現在定下來倒是正合適。同喜說了這個消息,又道:「夫人,奴婢去打聽過了,靜慧師太在涼州挺有名的,不管是省城這邊兒還是涼州府,大家都很信她,尤其是內宅女眷。」
說實話,許杏一直覺得甘陝布政使司這個駐地挺怪異的,選在了涼州,卻不在涼州城內,而是單獨修了一個城,就叫省城,可是老百姓私底下卻也管這裡叫涼州,聽著就覺得亂。好幾次都搞不明白之後,許杏只好拉著長青讓她講講淵源。
原來前朝的時候,甘陝一帶是分別歸幾個省管轄的,涼州府那個時候就有,自然也有府城涼州城。等到本朝新建,因為要對抗北疆外的異族,高祖時候就下令重新勘驗北地六省,那個時候才有了如今的甘陝布政使司,涼州剛好地處正中,這才把省城定到涼州地界,然而為了顯示新朝新制,特意重新修了一座省城,取名叫「定北城」,只是百姓們還是習慣叫「涼州省城」,便時常混著叫,這個嚴肅的大名倒是被人們漸漸遺忘了。
「既然如此,那咱們就下帖子吧,請各位夫人們一起來聽經吃素齋。」許杏道,「咱們也別占人家庵堂的便宜,跟庵里說好,提前一日咱們送去些食材,另外咱們再自己準備些齋菜,到時候送進去,過後再往庵里捐些香火錢吧。」
她這裡安排下去,沒幾日就陸續收到了各府夫人們的回帖,都說能去聽靜慧師太講經是好事,十分願意前往。不管是給自己這個面子,還是衝著靜慧師太,至少自己攢的這個局還行,大家都願意來就是個好開始,許杏放了一半心,抓緊時間做準備工作。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她也沒忘了把欣姐兒帶到身邊,讓她多看多聽,再回去跟劉嬤嬤請教。
同貴則是跟丈夫張彪一起來找許杏,他們已經歇了幾日,打算次日出發,去涼州的酒坊看看。
這事兒許杏也挺上心,便多囑咐了幾句,最後又讓她回來的時候帶十壇酒回來,放在府里備用。
同貴夫妻在涼州住了一晚,第二日才往省城趕,因為帶了酒,馬車走得就不快,回來的時候都下午了,不過同貴還是第一時間來見許杏。
「甘州也冷得厲害,這才九月,竟覺得跟前年臘月里那時候仿佛,倒沒聽說城裡有凍死的,不過潘知府的夫人並城中的幾個大戶都施過粥了。」同貴說著甘州的情況,「程管事說,去年八月紅薯下來之後,酒坊就重新開工了,不過因為戰事剛平,商隊走得少,只好在甘州本地賣,一個秋天都不大行,倒是攢下了不少存貨,好在年底的時候賣得極好。今年算是慢慢恢復了,收益還不錯,這是兩千兩銀票,是這一年酒坊的淨利,這一百兩,是粉條作坊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