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杏笑笑,問:「府上的生意越做越大了,如今路上可太平?」
董三太太道:「春上鬧旱災的時候不大好,民婦家裡兩支商隊都沒走,如今卻是沒妨礙,都很是太平,倒是南邊因為洪水,許多道路都沒法走了。要不是北邊這條線撐著,家裡也是不好過。不過,咱們甘州的藥材是真好,不瞞夫人,利潤極大。」
這事兒許杏知道,甘州的藥材種植已經很成規模,相應的加工炮製、採購外銷等行當也都發展了起來,再加上道路通暢,賣到中原甚至西域等地的極多。今年雖說大旱,可是知府潘昱一早就在抓水利設施,基本上保證了灌溉,所以包括藥材在內的農產品只是減產,卻沒有絕收。相比於被旱情嚴重折磨的其他州府,曾經最窮困的甘州,如今倒是最有興旺之相的。
紅薯耐旱,產量又高,夏天的麥子收完,不用官府強制,百姓們就把所有的農田都種上了紅薯。到了九月秋收,家家戶戶都收穫了足夠吃到明年的紅薯,所有人都放下了心,今年當是不會再挨餓的了。
許杏的作坊和酒坊也終於得以再次開張。
「這會子可算是放心了。唉,咱們回來了這一年,我就沒收入幾兩銀子。」許杏熬過了吃什麼吐什麼的艱難時期,身體舒服了些,也有精神盤點盤點自己的小金庫了。
長青看她精神好,也跟著輕鬆下來:「你只管看看帳目也就是了,不都有底下人辦嗎?」
「可說呢,再過兩個月,張彪家的就要生產了,我還得自己盯著些,好在過了年我身子不便的時候她應該也就能出門走動了,反正你現在也不大用到她相公,便叫他們一家子一起出門也無妨。」許杏盤算著,「我覺得你說得對,張彪他們肯定私底下還有一份俸祿,上回他娘子過來的時候身邊跟了個婆子,說是專門買來伺候的,瞧著他們就是手裡不缺銀子的樣子。」
「你別問他們,還和從前一樣便是。」長青囑咐道。
許杏自然是點頭答應。
長青這才道:「邸報上說入秋之後,南方洪水退去,災情已經大大緩解,又有朝廷賑濟,已經沒什麼大事了。接下來只怕朝廷的處置就該到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