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玉軒,只是簡單的套了幾句話之後,就將這邊兒的情況事無巨細的講了一遍,無比要讓皇上明白這裡的情況。
皇上接到林玉軒的摺子的時候都氣笑了,他對著已經是左都御史加官龍圖閣大學士,官居正一品的林如海道:「來,林愛卿,你給朕看看,這是堂堂探花的文筆,朕覺得,這摺子不該給朕,應該是給工部尚書的工作記錄。」
林如海好脾氣的雙手接過厚厚的摺子,翻了翻,林如海嘴角也抽了一下,質檢上面,除了每一段堤壩承受洪災後的情況之外。
後面就是,堤壩防洪效果非常好,但因修建的撥款已經花乾淨了,所以,就只能先以防洪為主,建造的比較單一。
若是能再撥些銀子,他可以建造一些觀賞場景,或者建造些有代表意義的建築物,到時候可以吸引更多的文人墨客前來,很快就會收回花費云云。
反正總結一句話就是,你要是想要更好的就給錢,不給錢,我這就算是完工了。
林如海心裡把林玉軒給罵了個夠,小兔崽子,你沒事兒找事兒是吧?但,皇上還在上面等著呢,林如海只能訕訕的插科打諢道:「皇上,軒兒或許是想找韓尚書也說不準,是吧?哈哈。」
皇上呵呵兩聲,然後很是不雅的翻了個白眼兒,他就弄不明白了,軒兒有這麼個老狐狸爹,還有,這孩子小的時候也聰明的跟個小精怪似的,這長大之後,怎麼還就成了直腸子?
不過,這孩子還真就是個一心為民的清官,有顆菩薩心腸,這個是做不得假的。
其實,皇上自己也弄不懂林玉軒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一般不是求利就是求名,最次也是因為信佛什麼的,求個來生福報之類的。
但林玉軒都不是,名利對他來說並不重要,畢竟,他本身就不能成親生子,那些身外物,他死了又帶不走。
他也不信佛也不信道,因為他當年誅殺妖僧妖道,不知道有多少寺廟道觀跟著遭殃,他自己更是從來沒有拜佛求神過。
而且,他自己也清楚的說過,他不在意子嗣傳承,都不在乎子嗣問題了,哪裡還會相信來生,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福報一說。
林玉軒的大小事情,皇上都是知道的,自然也知道,林玉軒除了對父母真心孝順之外,也就是對他的幾個兄弟姐妹親近,別的什麼都沒有。
想不通,但至少皇上知道林玉軒是個可以重用,值得信任的臣子,所以,有的時候,看多了那些天花亂墜的拍馬屁的摺子,偶爾看看林玉軒的,也算是換換心情了。
皇上找不了林玉軒的麻煩,就在他老子身上找找平衡,所以,逗了林如海兩句之後,直接大筆一揮,給林玉軒錢,讓他折騰,皇上就想知道他最後能給弄出個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