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林玉軒接到撥款之後,就在江邊每隔幾里路的位置修建了供人休息乘涼的涼亭跟迴廊,並在上面設置幾處攤點兒,租賃給普通人家,售賣茶葉蛋、瓜子一類的攤位。
又每隔二十里,設立一處交易區,排成面對面兩排,大小樣式統一的店鋪,由當地衙門負責出租,吃喝玩樂,做什麼的都有。
四周一些簡單的遊樂設施,江邊兒還有小型漁船出租,靠近岸邊修建的戲台子,只要天氣好,就會有說書人講書,或者有戲班子上去唱戲。
這個是要衙門負責的花錢請講書人或戲班子過來,然後,想要聽書或看戲的,就會花兩紋錢一個人坐進去,喝一碗大碗茶,條件好的,還會點一些烤魷魚之類的小吃食或者果乾什麼的。
也因此,衙門還需要僱傭一些打掃衛生,保護江堤環境的人,一般都是那些勤快乾淨的老婦人。
反正,揚州、金陵等附近的城鎮,整個氣象都變了,仍然還是繁花,但與之前那種豪商巨賈跟窮苦百姓鮮明對比是不一樣的,現在,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布滿了對生活的期盼,家家戶戶都有餘錢。
林玉軒只是欽差,身上的官職也仍然是戶部右侍郎,所以,他並不管地方政績,全部改造完成,又巡視了安全問題之後,他就打算回京了。
沒想到,皇上卻讓他準備接駕,親自看看這八百里長堤的牢固以及之後能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讓兩岸城鎮稅收翻了三番的繁榮景象。
接到稟報,龍船快要到了,林玉軒跟兩江總督帶著上百位官員,早早的就等候在金陵碼頭邊兒上準備接駕。
龍船停靠穩了之後,皇上由大太監戴荃扶著,前後有侍衛守護,這才走下甲板,後面跟隨著文武百官,氣勢非常震撼人心。
林玉軒等人待皇上站穩之後,趕緊跪下山呼萬歲,恭迎皇上。
皇上早年做太子的時候,也是跟著南下的上皇來過的,那時候負責接駕的是甄家,那是極盡奢侈的,兩側堪比龍船的畫舫,上面歌舞喧天。
地上黃土鋪路,上面鋪著貴重的綢布,可以說,每走一步,那都是百姓的血汗錢,當年,皇上心疼卻無奈。
皇上是真怕這樣勞民傷財的舉動,這也是他登基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如上皇那樣動不動就南巡什麼的原因。
之所以這次出來,也是因為他太了解林玉軒這人的秉性了,林玉軒不扣,相反,他非常大方,這從他每年三節兩壽給親朋好友以及師長上的節禮就能看得出來。
但這僅限於他自己的錢財,一旦動到老百姓的錢上,那就跟拴在了他肋骨上了一樣,花出去一文錢都得想了又想,還得算計明白,這錢能翻倍回來,再用在百姓身上才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