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律師提供的這份「真實遺囑」的時間非常巧妙。
剛好在沈鴻源正式領養沈星染,並給沈星染上戶口之後。
更是在遺囑的措辭中,用了「最小的孫子」這幾個字。
而沈星染,恰好比陸燃小上幾個月。
這十幾年過去了,沈老爺子也早死了。
證明遺囑中的「沈星染」到底是誰,無論對哪個部門來說,都是一件難題。
很快,紀旻的助理遞來了沈星遇的電話,對紀旻道:「沈先生要求要見陸燃少爺。」
紀旻沒有立刻回絕,也沒有接電話。
陸燃在得知沈老爺子遺產歸屬的當天晚上,站在窗邊發了一個晚上的呆。
但第二天,便又繼續扒拉他的實驗數據。
似乎這份遺產的歸屬,並不能改變他在某些事情上的決心。
但他也沒有把東西白白讓給沈星染的意思。
自己抽空回了趟孤兒院,列印了一些材料交給了律師。
紀旻並沒有干擾陸燃的決定。
只是抽空去見了一趟陸燃的心理治療師,詢問了一下陸燃的治療狀況。
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下來,陸燃的幻痛並沒有消失。
心理醫生也很苦惱。
她道:「患者的心理防線很高,對於治療,大多數只是行為上配合,心理上並沒有正式進入治療系統。」
但是對於陸燃腦海里持續的幻痛,醫生想了想,還是提出一個觀點:
「他曾經提過,自己被推進冬天的水池,有可能這是那次的創傷後遺症。」
「什麼?」
聽到這,紀旻皺了皺眉,他仔細問,「他怎麼說的,什麼時候,被誰推的?」
照理說,心理諮詢師應該對患者的資料保密。
但在簽署協議時,陸燃對紀旻的知情權並沒有異議。
因此,醫生便也沒有瞞著。
陸燃並不會主動提起這些。
醫生問起來,還是因為她想起陸燃曾經講過的那個故事。
走丟的孩子,找到家人後,發現家人只偏愛占據了自己名字和身份的養子。
自己被養子百般為難,有一次被推進冬天的水池。
目睹了一切的親人,卻依舊站在養子那邊。
第一次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陸燃並沒有說這是自己的故事。
但他的身世現在已經不是秘密,很容易便能猜出來。
所以醫生便詢問了少年,那次被推下水池的經歷。
回答這個問題時,陸燃正坐在暖融融的陽光下。
少年扭頭看著窗外的街景,沉默了很久,只說了兩個字:
「很疼。」
池水冰冷刺骨。
一次次努力爬上來,又被一次次壓下去。
人便會在水裡慢慢喪失力氣,產生一種仿佛永遠都爬不上去的絕望。
最後連掙扎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