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們這些人也老了,嶺南以後大有可為。」李榮生想起自己剛接手平河縣的樣子,全縣的人都在混溫飽,現在大都吃得飽肚子,還能賺錢花了。但看著自己已經花白的頭髮,李榮生有些生不逢時的感慨,「現在的小孩子是真幸福啊,我們以前哪裡有這個條件。」
「我們縣裡的書院擴建得怎麼樣了?郡主不是說要把平河縣打造成嶺南的中心?到時候不止是郡主府府邸要搬到這裡來,估計準備籌辦的技術大學也要搬到這裡來吧?」李榮生忽然問道。
現在嶺南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能寫會算的。就是可惜他們的書院一開始建得太小了,而且也只交認字和算數,那些技術之類的東西沒有涉及。以後要是平河縣真的成為嶺南中心,那這個小書院一定是不夠用的。
「參考了蒼梧那邊的書院,平河書院也分成了大中小三個等級,每個等級預設有三個班,一個班能容納五十個人左右。小班主要學習認字和基礎算數,一共是兩年的時間,招收五到十歲的孩子。」
「中班教授的東西也是一樣,不過這個班級學制是三年,招收十三歲以上的孩子,等到畢業了剛好出去找工作。大班的話,教授更深一級的知識,正好用來分科,等到小班的孩子學完了可以升到大班,中班要是有天賦的人也可以去大班讀。再從大班中找出最好的送去技術大學。」
負責規劃書院的院長去蒼梧參考後,自己回來也根據平河縣的人數多加了幾個班級,不過為了讓大家壓力沒有那麼大,也考慮到大多數學生讀書是為了找工作,院長特地開了一個中班。
李榮生其實也不是正統讀書讀出來的,甚至可以說現在大齊就沒有正統的書院,基本都是家學私塾,老師帶在身邊,根據你個人進度去教學。這樣的好處就相當於有個一對一的輔導和量身定製的學習計劃。
但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老師的水平決定了你學的東西,甚至很多人學了只是認得幾個字,會寫幾首詩。真正能學到本事的卻是少數。
而且有個更大的弊病就是,太容易產生文人之間的小團體了,畢竟一個老師從小帶到大,師生天然的就是一個團體,這可不利於國家的治理。
而這個問題,現在大齊的統治者也意識到了。
當新帝登基後,為表孝順是要到第二年才改年號的,也就是今年才是元新一年。元新帝登基後,處處受到世家和藩王的掣肘。藩王離得山高皇帝遠,只要沒有人和懷安王一樣跳出來說要反他,他還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