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太傅也說不準,但從三公主的眼神里,窺出了不同於以往的精明。
暫且相信吧,也許帝王家的血脈忽然覺醒了呢。太傅的一時心軟,換來了三公主更熱絡的來往,讀書自然有了長進,課後也很善於討教。年尾的考核,再也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會說“我般般丑,你事事村,似這般神仙佳偶,只除天上有”了。
第28章
礱城的歲月確實很安穩,安穩得完全感覺不到邊關戰事的吃緊。
春天來了,草木發芽,萬物復甦,宜鸞養成了個習慣,每每喜歡爬上朱雀闕,俯瞰城中的一切。從去年入冬到現在,除了看見景色更迭,百姓的著裝變換,倒也沒有其他特別。但三月間,城中忽然喧鬧起來,背上插著小旗的兵卒,騎著快馬從城中主幹道上疾馳而過,也不管撞不撞人,一面呼喊著“避讓”,一面跑進了南宮闕門。
宜鸞知道,西陵又戰敗了,消息傳進中都,滿朝文武都會緊張起來。以前自己並不關心那些,但自從知道一切與自己息息相關後,那馬蹄聲每一步,都像踩在自己心上一樣。
從闕樓上下來,她對排雲說:“台閣快要向太后提及和親的事了。”
排雲其實對她說的那些並不十分相信,她言之鑿鑿,自己便諾諾點頭,心裡也在猶疑,當真會有人出這個餿主意嗎?
宜鸞不能枯等,借著請安的名頭,直接去了德陽殿。
鄢太后想是因戰事苦惱不已,面容看上去有些憔悴,見宜鸞進來,隨手指了指,“坐吧。”
敬茶的女官端來茶盞,宜鸞起身接過來,親自奉到太后手邊,討乖地說:“母后看著精神不太好,可是遇上什麼煩心事了?”
太后揉了揉太陽穴,答案與她設想的一樣,“邊關打了大半年,還是沒有個了斷。這渤海人是滾刀肉吃多了麼,沒完沒了地擾攘,真是讓人不耐煩。”
宜鸞問:“是隆海衛兵力不夠,才讓渤海人有機可乘?”
太后道:“西陵處於中原腹地,四面楚歌,哪敢將兵力都放到隆海衛去。”
宜鸞想了想道:“是不是隆海衛的將領不能適應冰天雪地作戰?若是領兵多次,戰術不變,恐怕會被敵軍摸透,再想獲勝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