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蠱名為情蠱。
因為情蠱蠱蟲過於弱小,俠客一時不備,反而讓她取得了成功。
這情蠱極為刁鑽,會讓中蠱之人情不自禁愛上雌蠱蠱主。
在經歷過一次「農夫與蛇」的事件後,俠客不再留存仁心,計劃在解蠱後便誅殺蠱女,正法的同時也避免情蠱棘手的後遺症。
就在他準備動手之時,蠱女突然叫出了俠客辛苦追尋的師弟名字,並聲稱自己見過他要尋找的這個人。
她說的信誓旦旦,甚至連俠客師弟的特徵也說對了。
俠客並不完全相信,但猶豫許久,還是為了這絲線索,留下蠱女一命,選擇相信自己能憑意志力抗衡情蠱的後遺症。
這一念之差,最終造成了不幸。
情蠱,「情之所起」如蠱似毒,非人的意志所
能抗衡。
俠客終究沒有抗住,漸漸對蠱女動了心,放下了殺她的念頭,轉而試圖教化她。
但蠱女豈是善類。
她就像自己養的蠱蟲,只要不斬盡殺絕,便能步步蠶食,將人扒骨拆皮。
蠱女口中沒有一句真話。
關於俠客師弟的信息,都是她通過之前對俠客言行的觀察,連蒙帶猜說中的。
她並沒有見過俠客的師弟。
但她永遠不會將這個秘密告訴俠客。
她要俠客圍著這根虛假的胡蘿蔔,做她的牛馬。
在三觀扭曲的蠱女眼中,雖然她的部族用中原人來煉蠱,但一直有「物盡其用」,並不算壞事。他們只是想這片土地恢復原本的安寧祥和而已。
反倒是俠客無冤無仇殺了她全族。
因而,她對俠客恨入骨髓。
發現俠客竟然在蠱蟲作用下竟然對她有了情意之時,蠱女欣喜若狂。
她利用這份在蠱素影響下產生的感情,一邊假作悔改欺騙俠客,蒙蔽他的感知;一邊偷偷培育新的傀儡蟲,利用俠客對她放鬆警惕的間隙,將蠱蟲下到了俠客身上。
漸漸的,俠客在傀儡蟲影響下逐漸神志不清,一度被蠱女欺瞞,誤殺了許多無辜之人,而這殘忍的事實又進一步導致了俠客意志的動搖,使他被傀儡蟲侵蝕得更深。
最終,他徹底失去靈智,淪為被蠱女驅使的人形兵器。
這條支線的任務便是幫發瘋的俠客尋找回過去,還原事情本來的面貌。
除掉蠱女後,俠客也在短暫的清明後安詳地死去。
說實話,葉清讀完這個支線任務的背景故事時,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俠客的情源於蠱毒,在中蠱之前,他對蠱女只有厭惡與殺意。
而蠱女對俠客也只有恨與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