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昨晚之事,他也是唏噓。
「昨晚那夜襲,壓根沒打起來,就是鄧爺想法子虛張聲勢,借著大霧看不清用牛車耗費牆上弩箭……鄧爺的意思,用強弩在列,不能用兵卒的性命去拼,可也不能這樣乾等著。借著這幾日和州陰天,早晚霧大,多耗費他們的弩箭……不想和州幾位官老爺內訌,先是都尉聯手州判將想要投咱滁州的知州關了,隨後知州脫身出來,帶人將都尉、州判逼死了……」
前頭折損幾百人,鄧健麾下將士都摩拳擦掌,等著報仇雪恨。
如今,這往哪兒恨去?
若說這死了的和州都尉,還真不是嗜殺之人。
城中戒嚴,嚴查外地人,將幾百滁州間子查出來。
這和州都尉也沒叫人殺,都往大牢里關著。
要不是因這個,鄧健前頭死傷數百,也不會就此罷休。
……
州府里,亂糟糟一日下來。
知州與宋老做了政務交接。
即便知州是降了的,可和州要做攻廬州的後方大營,位置比滁州還重要,不用自己人守著不放心。
林師爺、宋老都在霍五身邊隨軍。
林師爺就舉薦了宋老。
這也正符合之前提過的「異地掌事」之建議。
自是對於這位知州,霍五也是抱了善意。
「老大人可先攜家人回濱江修養……日後再論其他……」
等拿下廬州,就能騰出地方安置。
知州卻是搖頭道:「老朽若在年輕十歲,自是樂意為霍帥效犬馬之力……可老夫今年已經是六十有五……發蒼齒搖,如今只盼著葉落歸根,莫要在外做個孤魂野鬼……還請霍帥成全,允老朽明日攜兒孫返鄉……」
「老大人籍貫是?」
這老爺子應是在外遊宦多年,說著官話,聽不出是哪裡人。
不過按照朝廷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規矩,這老爺子應該是北方人氏。
可如今往北方去,路上實不太平。
盜匪橫行,老爺子想要回家可不容易。
總不能對方才為滁州立下大功,就看著老頭走死路。
「老朽當年是山南西道興州借籍應試,祖籍本在泉州。」
霍五道:「泉州可不近吶!」
老知州面上帶了灰敗之色道:「這是因不近,老朽才越發不敢耽擱。」
霍五點頭,無心為難:「既是老大人去意已決,霍某就不虛留,明日為老大人踐行……」
老知州看著旁邊站著的羅千戶道:「之前與霍帥懇求之事?」
「老大人放心,我霍五既應下,還不至於為難一婦人……明日就送她往金陵,之後是回京還是如何,任憑婦人去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都尉臨死出妻,不想累及髮妻。
可兩人有兒女,都是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