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過兵的李遙接手鬆江府,可以清查沿海鹽場,肅清地方。
朱都尉之前閒職,就跟著大軍出發;其他兩人則是回去交接了一番差事後,才匆匆趕來。
霍寶年歲雖小,可身份地位在這裡,兩人面對少主,都十分恭敬。
「蘇州維穩為主,可以進行吏員試了,依舊是異地為官……還有徵丁納銀事宜,也該開始預備起來,只是不可耽誤春耕,糧食為要。」
霍寶對高駿交代道。
去年在太平府、金陵府、鎮江府三地徵兵十幾萬,眼下鎮江、蘇州、松江三地也是差不多數目。
只是有了新執政過來,就無需另派人手負責征丁之事。
征丁不同說,按照戶籍冊子,「單丁不抽」、「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不想出丁的可以納銀充丁。
常州府百姓還差些,蘇州府、松江府兩地是魚米之鄉,百姓比較富庶,性格綿軟,並不是好的兵源地,這丁銀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高駿起身聽了,恭敬應了。
霍寶又望向李遙:「九叔給我的兩個鹽場就在松江,如今李大人過去,可順便幫我監看,還有我家九叔,是我爹與六叔、七叔、八叔等人的異姓兄弟,此去松江,若是得見九叔,可代我向九叔問好。」
李遙道:「下官從金陵出來前,五爺、六爺也私下囑咐過此事,九爺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卻是助咱們滁州軍良多,下官只有恭敬的,萬萬不敢怠慢。」
不說別的,只說去年攻打和州前那兩艘大船,就給滁州軍助力不少。
使得滁州軍不那麼被動,要不然巢湖大戰時,就要全憑藉巢湖水師的船。
還有九爺送霍寶的兩個鹽場,這大半年來也源源不斷了運了不少船海鹽過來,使得滁州軍在食鹽上比較富裕。
要不然的話,江北的鹽場多是泰州白衫占著,江南的鹽場大部分在台州白衫手中,要是滁州軍被這兩方勢力卡了鹽供應,也是一件麻煩之事。
松江府那邊著急用人,李遙在蘇州府休整半日,就繼續往松江府去了。
蘇州府這裡,高駿接手了政務,霍寶就叫人準備回軍之事。
之前常熟縣、吳江縣、崑山縣三地占領後,都是童兵分兵留守。
如今要準備回軍,這三地駐守兵馬也要替換調回。
「寶爺,關鍵是庫房那些,也該分分了!」
朱強帶了激動道。
所謂庫房裡的東西,就是之前在官道截獲的那些財物,還有過後蘇州府城官員士紳「贖人」的那些銀錢。
這些都算是戰時繳獲,是要分配下去的。
大的分配對象是鄧健部、水師部與霍寶部。
至於下一步分配,都有份額規定,也不會弄混。
還有仇威、侯曉明、石三下去攻打縣城的繳獲,也要按照規定上繳分配。
只是上繳的部分是小部分,童軍內部分配的是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