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五、六天的功夫,曹顒才將兩處牧場的幾個牧點都巡視清點過。
這裡牲口的折損,要比曹顒想像中的還嚴重。
成年騾馬、騸馬倒斃數達到兩成,這兩年新孳生的小馬則因缺少草料,加上暴雪冬寒,折損過半。
太僕寺牧場如此,那八旗牧場,有的比這邊還靠北,只怕雪災會更明顯。
牧場帳冊同實際牲畜數,有幾家是相符的?
就是太僕寺這邊,曹顒也是心知肚明,實際牲畜處與帳面上,本來的缺口也有近一成。
這一成,由察哈爾都統、兩翼牧場總管、太僕寺各級官員瓜分,這也是太僕寺衙門的慣例。
雖說對於這樣行為,曹顒心裡反感,但是也沒有想著去改變。
左右又不是占他的便宜,何必費力不討好,將上下人等都得罪了?
與其他牧場相比,太僕寺牧場還算是體面的。聽說八旗牧場那邊,吃馬匹「空額」的,有達到二三成的。
如今,凍斃的牲畜有兩成,加上之前的空額,實際上太僕寺牧場裡的馬匹尖減了三分之一。
要想再恢復到雪災前的牲畜數量,怕是需要三、五年的光景。
太僕寺牧場如何,其他八旗牧場,牲畜的數量,能剩下帳面的五成已經是不錯。
朝廷牧場的牲畜,由國家掏銀錢飼養,多是膘壯毛長,尚且如此,何況那些尋常牧民?
像巴圖家那樣,倒斃了牲畜,生計困難的,不曉得有多少人。
現下還好,有凍肉能果腹,待到過兩個月,凍肉吃盡,饑荒不可避免。
雖說漠南蒙古被朝廷視為內蕃,但是並不代表朝廷能視蒙古人為子民,要不然也不會有滅絕人性的「減丁政策」。
「減丁政策」,就是限制蒙古各部人口的滋生。
在各部人口達到一定上限的時候,就要對超出的丁口進行屠殺。
為了保持朝廷「仁義」的面孔,直接「屠殺」的時候並不多,多是以戰爭時,驅使蒙古八旗為前站或者挑撥蒙古內部爭鬥為主。
經過幾代人的聯姻,如今掌握蒙古各部大權的諸王貝勒,多是愛新覺羅氏的外甥兒、外孫。
他們是貴族,每年受到皇帝的賞賜與召見,過著日益奢靡的生活,自然不會擔心自己被「減丁」。
曾經稱霸草原的蒙古人,就這樣磨去了狼的血性,成為忠心於滿清朝廷的順民。
坐在燈下,想到蒙古人的處境後,曹顒拿出其木格送的那枚狼牙,尋思想個什麼法子,幫助巴恩一家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