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有的時候考慮的是供給,有個時候倚仗的便是這男兒血性……
第0544章 「驚喜」
四月十五日,就在收到甘肅提督師懿德疏報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當日,康熙便下了旨意,發西安滿洲兵三千,陝甘總督標下營兵兩千,甘肅提督標下兵酌量派出,前往哈密救應。
前往哈密救援的滿洲兵由西安將軍席柱帶領,陝甘總督標下綠營兵由副將一員帶領,甘肅提督標下綠營由甘肅提督帶領。
另外,著吏部尚書富寧安帶著滿洲侍衛十員前往軍前。除了他們,還有厄魯特、巴爾虎出身的大臣侍衛等也隨同到軍前,以備偵探賊蹤之用。
同時,朝廷還行文青海左翼、喀爾喀扎薩克等,各令防備。
不過半天功夫,對於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之事,朝廷就有了回應。
原本幾位主張「下旨意申斥」的臣子,在滿朝側目下,終是熄了聲響。
好像上下就剩下一個聲音,那就是「戰」。
平日裡眯著眼睛、嗅著鼻煙、腆著大肚子的王爺們,此刻則是滿眼發光,不由自主的揚起胸脯。
曹顒站在朝堂下,冷眼旁觀,心裡卻是納罕。
千里迢迢的從西安調兵,看來康熙對西蒙古諸部存了提防之心。不過,就派出厄魯特、巴爾虎出身的大臣侍衛前往,這有些不符朝廷驅蒙古的政策。
兵戈事起,曹寅雖說是文官,但是心中亦是擔憂。
這厄魯特準噶爾部最是冥頑不靈,昔日噶爾丹叛亂,今上三次御駕親征,用了前後十年的功夫,才算是平定了西北邊陲。
這太平年景還不到二十年,難道要烽煙再起麼?
當年,經過平定三藩、收復台灣、逼退鄂羅斯人等系列戰事,錘鍊了雄兵猛將,士氣正足;如今,經過十幾年的驕奢生活,如何能指望那些喜歡提籠架鳥的八旗紈絝子弟去浴血疆場?
今非昔比的,還有已經年邁的帝王。
雖說他的眼神仍是那般犀利,但是他的身體卻是無可避免的衰老下來。
天子年老,儲位空懸,要是邊關亂期,這能出面執掌大局的人都沒有,如何能不叫人擔憂。
這次調兵,雖說使的是西北兵,兵馬錢梁由西安巡撫永泰沿途料理,但是兵部這邊也是動靜不小。
朝會回來,幾位堂官回到部里,就召集了下屬,談得都是戰事預備的話。
雖說上面還沒有旨意讓備戰,但是身在其職,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臨時抱佛腳似的,將西北的兵丁將領先弄明白,而後再熟悉邊關供給路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