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孟時點頭,「倪大嫂子說好了不漲租,推倒重建也行的。」
十年的時間可是很長的,其實孟時還想著如果倪大嫂子願意賣,他們就直接把這塊地買下來。
「這大約得多少錢?」莊氏問,她還從來沒有參與過建房子這樣的大工程。
「約莫二三十貫吧。」孟時說,其實普通人家建個類似他們現在住的小院子最多十來貫,節省一點,都自家人來乾的話可能五貫錢都不要,他們打算用好料好人工,這才要花二三十貫。
孟時和顧遲秋的態度都是要住十年呢,管它是不是自己的地盤,錢該花就花。
莊氏聽著卻有點打退堂鼓,提醒孟時道:「就算住十年,那也是別人的地,咱是不是省著一點?也許往後也能自己買一塊地?」
莊氏的思路很對,地方當然是自己的更好。
但整個山陽道丘陵多,少數平原上人口密集,翠縣這一帶的耕地都已經有主了,能建房子又交通相對方便的地更加稀少,自己滿意的就更難了。
租地建房不是個最好的主意,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是最實際也是花費人力物力最少的。
長遠來看,甭管劃不划算,只要生意做得好,有得賺,地和房子總會有的。
孟時把這些跟莊氏說了,莊氏點點頭,又有些惋惜道:「辛苦你了,要是遲秋的父親還在,哪至於為一套房子發愁。」
莊氏很少提起夫家,孟時對顧家的認知僅限於原著中的寥寥數筆。
她難得提到,孟時想追問,但蔡阿蠻剛好進來拿東西,便只好作罷。
家裡的改建計劃正式開始,圖紙由顧遲秋親自設計,孟時也出了不少主意,他們打算把小院子設計成前店後家的模式,往後的生意就以這裡為主要據點了。
因為還有生意要做,改建不適合大開大合的做法,他們計劃一間一間局部調整,整體工程時間會被拖長,約莫要做到年底了。
新的東屋先建,院子的東側被圍了起來,顧遲秋監工,經常在東面待著,阮二蛋近日仿佛從陰霾里走了出來,很積極地跟著顧遲秋打下手。
蔡阿蠻主要負責跟孟時一起做生意,他小小年紀就八面玲瓏,為人處事頗有方法,許多需要跟外頭交涉的事情孟時也漸漸放手給了他做。
外頭跑多了,蔡阿蠻對村裡的動向了如指掌。
孟家的限時攝像頭在孟老爹教訓完孟二郎後就被系統撤下,後續報導幾乎是通過蔡阿蠻完成的。
孟三郎的束脩繳納後,他重新回到了以往上午讀書,下午種田的生活,揮鋤頭的時候也不忘了背課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