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池只得以天下安危相說服,她的意思亦很明了。《宗藩條例》的出台,削減了各地宗室的宗祿,但卻並未打開宗室養活自己的口子。為什麼打不開這個口子,道理也是一樣的,以皇帝為核心的大宗,就是要把這些地方的小宗當豬養,就是要讓他們在封地度日,不能對中央造成一絲一毫的威脅。寧王叛亂還是一年前的事,朱厚照怎麼可能讓宗室有機會行商入仕,發展勢力。他這樣的決斷,就意味著,《宗藩條例》弄下來的好處是暫時的,且十分有限的。
月池輕敲著桌子:「國家缺錢,諸公卻寸步不肯讓。如再起劉六劉七之禍,又當如何?」
有人道:「某聽聞,朝廷有意與韃靼通商,收取關稅,又說打算在廣州等地開放通商口,這難道不是一筆大利嗎?」
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戶部尚書王瓊。王瓊清了清嗓子道:「我等的確是打算效仿宋制,先在廣州、泉州兩地試行。關稅稅率為十分之一,船停靠海岸後,經過官府登記後,將十分之一的貨物繳納給政府,餘下再行貿易。其中玳瑁、象牙、犀角、乳香等物,不可私售,只能官賣。地方以合理的價格買下,再高出幾分賣出,如此便可有兩份收益。不過,大家莫忘了,倭寇仍在,此策能否能成,還未可知。」
工部右侍郎張遇道:「與蠻夷通商能有多少好處,萬一引狼入室,反而害我百姓。這樣的口子,萬萬開不得!」
「是啊,是啊,而且只是為了通商之利,反而惹來了軍費消耗,豈不是得不償失。」
兵部郎中楊廷議質問道:「『寇與商同是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始之禁商,後之禁寇。禁之愈嚴而寇愈盛。』【1】這麼簡單的道理,你們都想不通嗎?」
「胡說八道!」有人繼續指責,「你這是將賊寇和良民混為一談了?!」
月池以為,他們反對的最厲害的應該是治農官,可沒想到到最後竟然還是為開關鬧起來了。為什麼會有人不想開關,宋時專賣制度的龐大收益,他們應該都心知肚明才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月池陷入沉思之中,兵部尚書劉大夏見狀開口:「兩宋之富裕,歷代罕見,如今財政吃緊,開關也不失為一個良策。但亦不能忽視,宋雖富裕,仍有亡國之禍,此禍何來?農為社稷之本,小農破家,國將不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