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益如絲線般纏繞,將權貴富戶聯結成一張龐大的關係網,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便是以南懷瑾之才,要想重新梳理法度,至少也得要三五年。
是沈明歡帶著身後的大軍為他撐腰,蠻橫無理地強行剪斷大網,誰不聽話就砍誰,才讓南懷瑾所作所為這麼順利。
小太監以己度人,覺得要是自己掏心掏肺對一個人好,結果就換來被背叛的結果,一定恨不得將人碎屍萬段。
陛下現在一定很難過,小太監不由得在心底咒罵起了南懷瑾。
沈明歡面上冷淡,微微頷首,「請陳御史進來。」
陳御史也是最初反對沈明歡登基的臣子之一,老大人臉皮薄,發現是自己誤會之後加倍用心工作,宵衣旰食,兢兢業業。
他的名聲聽起來可要比先是卑躬屈膝為奴、後又莫名其妙得寵的南懷瑾要好得多,這也是小太監不懷疑消息真實性的原因。
陳御史發冠略略歪斜,鬢角凌亂,可見其入宮之匆忙。
他俯身下拜:「陛下,敦王謀逆之心不死,自入京以來便結黨營私,臣得到消息,趙家、錢家、孫家都已投效敦王,朝中亦有心懷不軌者,諸如南懷瑾、陳圭、鄭敬德等,賊子正於南懷瑾的府宅中商謀造反,請陛下即刻下令將他們拿下。」
陳御史原本並不太擔憂結果。沈明歡雖被某些人詬病得位不正,但他是真刀真槍奪的皇位,沒求助任何貴族,靠的是自己的班底。
這也是沈明歡可以無視朝政治理的潛規則,對待權貴半點不留情的原因。
龐大的平民百姓群體才是他的基本盤,民心一日在他,他就能一日坐得穩皇位。
敦王雖也有大軍,但他奉召入京參加登基大典,不過只有六百軍士隨行。哪怕宇文山與聶時雲、隨青都帶兵出征縉燕聯軍,防守嚴密的雍都也不是他能隨便撒野的地方。
更何況如今雍國內憂外患,燕縉聯軍虎視眈眈,敦王除非得了失心瘋,否則斷然不會如此倉促發難。若是因為他掀起內亂導致雍國戰敗,全國百姓淪為奴隸,那是要遺臭萬年的事。
可這裡面偏偏摻和進了一個南懷瑾。
以沈明歡對南懷瑾的信任,天知道他們能神不知鬼不覺做成什麼事情,挾天子以令諸侯也說不定。
陳御史再拜,言辭懇切:「陛下,臣敢以性命起誓,絕無虛言。請陛下派人包圍南府,若不能人贓並獲,臣願領死罪。」
陳御史太怕沈明歡來一句「懷瑾不可能做這種事」然後就不了了之了,天可憐見,他還是很喜歡沈明歡這個皇帝的,雖然有些識人不清,但是是真真正正的愛民如子。
一個看重百姓的皇帝本就難得,關鍵他還很有本事。亂世分裂近三百年,多少英雄豪傑倒在了統一九州的路上,而今他們再次看到了希望。
好在沈明歡還沒這麼昏庸,他臉色平淡,看不出喜怒,只輕輕嘆了口氣,「陳御史請起,便依你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