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電影在全國1251塊銀幕上同步上映,數量超過當日的任何一部電影,它能夠奪得單日票房榜榜首根本毫無懸念。
判斷它究竟是不是一部被觀眾選擇的電影,還得看首周票房和在《冥王星》之後上映的幾部奧斯卡大熱門表現如何。
但是,匱乏的數據無法阻止媒體們爭先恐後地發布有關於《冥王星》的評論文章。
#VALUE! 在電影上映前就與奧斯蒙德肩並肩站在了同一陣營的《紐約時報》這一次居然選擇了閉著眼睛吹:「《冥王星》以克萊德·湯博的真實人生經歷為線索,展示了一幅幅阿美利卡社會歷史文化的畫卷。戰後的阿美利卡面臨著各種挑戰,社會動盪不安,湯博的人生經歷則代表了同一時期多數美國人的美好願景和期望。作為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美國男人,他經歷了許多重要的歷史時刻:種族歧視、俄亥俄醜聞、勞工運動、女權運動、童工運動以及最關鍵的冥王星的發現等等...湯博代表了20世紀初期美國白人男性的眾多優秀品質,向人們展示了阿美利卡精神,美國人優良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
《華盛頓郵報》:「影片著眼細微但敘事宏大,圍繞著主人公湯博的個人成長經歷講述了歷史、映射了現實。奧斯蒙德·格里菲斯的電影一如既往獨具深意。他並沒有選擇蒼白地講述一個男孩的故事,而是將男孩放進了時代,讓觀眾能夠清楚地看到,當時正在發生著什麼,也讓觀眾能夠感受到,湯博能夠發現冥王星,並不是因為運氣。他的成功背後有著整個美國社會的縮影。可以說,美國卓越非凡的價值觀念與美國夢影響了湯博,造就了冥王星;同時,湯博永不放棄的精神又反過來作用於美國夢,促使美國湧現出了一大批類似於湯博的青年才俊。」
他們沒有底線的誇獎顯然引起了歐洲媒體的不滿。
英國《視與聽》再次跳出來嘲諷:「《冥王星》是奧斯蒙德·格里菲斯最差的作品,他充滿靈氣的作品已經被好萊塢的腐朽和銅臭腐蝕。」
法國電影雜誌《正片》:「一流的攝影、鏡頭建構、配樂,二流的演員,三流的劇本故事。奧斯蒙德·格里菲斯江郎才盡,他的作品不再藝術,充斥著廉價的討好。」
歐洲美國電影雜誌互掐並不罕見,反倒是為讀者和觀眾們帶來了12月份第一個值得反覆回看,令人津津樂道的笑點。
沒有多少正常的普通觀眾在乎《紐約時報》上大肆宣傳的「美國特有的、優異的意識形態」,大多數人走進電影院,僅僅因為它是奧斯蒙德·格里菲斯的作品,而且講述了冥王星被發現的過程,勵志,而且有那麼一點點感人。總體來說,質量上乘,值得一看。
當然,被《紐約時報》影響,為美國夢感到驕傲的觀眾也不在少數。
許多年齡偏大、經歷過20世紀初期歷史事件的老人頭一次決定正視奧斯蒙德·格里菲斯的作品。這個毛頭小子居然真的拍出了他們記憶中的歷史,《冥王星》整部電影充斥著美國人的美德。澄清一下,他們美國人確實是電影裡這樣的。報紙上寫的刻板印象都是外來的無恥媒體大亨杜撰的假消息。
克萊德·湯博能夠發現冥王星,也全靠他一腔熱血地相信美國夢。如果他沒有具備美國人身上的優秀品質,他根本發現不了冥王星。
如果沒有湯博,歐洲佬永遠都不可能發現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因為只有他們美國人、擁有美國精神的白人男性才能做到。
但無論選擇了什麼陣營參與「戰役」,雙方都得等到12月6日,《冥王星》的首周票房統計結束時才能正式開戰。只有背靠數據,才能酣暢淋漓地打一場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