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是蠢人,最開始的激動情緒冷卻下來,或多或少的都察覺背後可能故事。就算有一兩個一時沒轉過彎來的,也被旁邊的人拉住解釋。
吵鬧漸漸平息下來,教室里又漸漸恢復了先前的安靜。
等到課堂終於平靜下來,老教授這才笑了笑開口,「當然我說的只是一種可能。具體這件事是真是假,就留給同學們自己判斷了。」
然後,他毫無停頓地接著,「接下來,我們來說說期末作業。」
剛剛生出的感動情緒驟然被打斷的一眾同學:「……」
眾人真心實意地產生了同一個疑問。
老師,您當年到底是怎麼追到師母的?
老教授卻並不回應這個疑問,他切了一頁PPT,白板的投影屏幕上放映出了一整個學期的講解內容概要,從陳末鄞初的服裝樣式到常用器物,還有一些風俗習慣。
老教授對著下面學生問:「大家看了這些,有什麼想法?」
教室里的安靜又維持了一會兒,好半天,終於有人不確定地回答,「很暖和?」
學期末的時候早就是深冬,雖然教室里所有取暖設備都大功率地開著,再加上人群密集,並不顯得冷,但是從寢室到教學樓的路上一路都是煎熬,學生們非得把自己裹成個球才能維持住體溫。這會兒看著PPT上的匯總,從禦寒衣物到炭火再到手爐,讓人不得不生出點心有戚戚的感觸來:防寒保暖這件事,就算對古人也是頭等大事啊。
說話的人本來只是隨口一聲感慨,卻不想話落之後,得到了老教授的點頭讚賞,「這位同學的觀察力很敏銳啊。」
突然成了整個教室視線中心的男生:「……」
他其實只是今天穿得少了點,路上差點兒凍成個傻逼,所以有感而發而已。不過在眾人的注視下,他還是露出了「哪裡哪裡這都是日常操作」的「謙遜」表情。
卻聽老教授又接著問:「那你覺得這是什麼原因呢?」
男生:「……」
他那矜持的神情也只維持了幾秒就轉為僵硬,支支吾吾半天,也沒答上話來。
幸而老教授也沒有一定要他回答的意思,見人尷尬,就沒有繼續追問下去,反而笑著自接自話道:「當然是怕冷啊。」
這答案過於直白簡單,教室里不由地又帶出一片鬨笑。
老教授莞爾地等著眾人笑完,才接著說了下去,「是怕冷,但是怕冷的並非寫下這些家書的人,是顧夫人。」
「顧夫人體弱,常年纏綿病榻……大家都知道,身體差的人,多半是畏寒的。」
剛才還鬨笑的眾人一時又止了聲。
這口狗糧塞得猝不及防,讓人有點噎住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