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谷門人修習祖師延年益壽功法,亦可長命百歲。寒來暑往,歲月匆匆,及至第四代傳人秦碧簫,與師弟宋御笙,膝下收有四名弟子,與一獨女秦南瑤。此女花容月貌,聰明伶俐,自幼嚮往外面花花世界,十六歲那年偷溜出谷,一頭扎進了茫茫江湖,滾滾紅塵。
秦南瑤雖天資聰穎,然既無定力,又不勤奮,師門百般本事,樣樣皆未學精。因自幼避世而居,且眾師兄疼愛有佳,秦南瑤雖天性良善,行為處事卻毫無章法,僅憑一己喜惡,幸而運氣頗佳,與半道結識的金蘭姐妹聯手劫富濟貧,懲奸除惡,一路仗著那半桶水的功夫和隨機應變的小聰明,非但不曾遇險,還闖出了一點子俠盜飛賊的小名聲,江湖人送外號「瑤池雙姝」。
那年三月初三,河南府鐵掌無敵馬驥老英雄做壽,秦南瑤一時貪玩,偷走了壽禮中一件名貴珍寶,還大搖大擺留下了字號,好巧不巧犯到了太華山寧掌門的高徒裴上安手中。彼時裴少俠初出茅廬,少年意氣,與這小毛賊就此結下樑子。此後數年,二人你追我趕,糾糾纏纏,不打不相識,一個名門正派耿直少俠,一個天真爛漫江湖小賊,,竟情愫暗生。
二人慾私定終身,共結連理,然而裴上安卻非尋常江湖俠客,他本名裴安,字清晏,乃是臨安武威候府的公子。靖康之後,趙宋南渡百年,不思進取,日漸孱弱,老侯爺唯恐獨子耽於富貴享樂,故而狠下心腸,在裴安幼時千里迢迢將其送至太華山門下拜師學藝,叫他歷經世事,磨練心性。
老侯爺為人開明,對這門親事並無反對,而秦碧簫卻對此決絕反對,毫無迴旋餘地。裴秦二人同回春秋谷,跪求秦碧簫許久無果,互不妥協,裴安反而被盛怒之下秦碧簫一掌打傷,險些喪命。秦碧簫放言,若秦南瑤執意嫁與此人,便將她逐出師門,彼此今生不復相見。秦南瑤全然不解母親的固執武斷,亦不願一生困頓谷中方寸之間,最終在秦碧簫面前拜了三拜,與裴安一同出了春秋谷,母女二人自此恩斷義絕。
此後數年,裴秦成婚,裴安回到候府,子承父志,帶兵領將,平叛亂,剿匪寇,年紀輕輕,軍功赫赫,秦南瑤亦相伴身側紅袖添香,二人琴瑟和鳴,恩愛有加。唯一美中不足,便是一直膝下無子。
終有一天,秦南瑤腹中有動,裴府上下皆喜。彼時裴老侯爺舊疾復發,纏綿病榻,已是時日無多,最後心愿便是親眼見到裴家後繼有人,征戰沙場,精忠報國。秦南瑤懷胎十月,終誕下一女,夫妻倆商量過後,瞞天過海,慌稱誕下麟兒,一片拳拳孝心,只為圓老侯爺最後遺願。
老侯爺彌留之際親眼見到裴家孫兒,心知將門有後,不禁老懷安慰,眼含熱淚,大笑三聲,闔然長逝。
老侯爺駕鶴之後,裴府一片縞素,里里外外便也無心留意那嬰孩究竟是小公子還是小小姐。及至百日將至,夫婦才預備操辦百晬之禮,打算屆時公布這孩子真實身份。
妊娠之際,裴秦二人早已商議妥當,孩兒出生之後,若為男兒,則取名為昀,若為女兒,則取名為英。百日前一晚,秦南瑤愛憐非凡的脫下了女兒身上衣飾,將「昀」字玉佩,換為「英」字金牌,將「麒麟送子」長命鎖,換為「芳齡永繼」銀跳脫,只等明日百日宴公布真相。
誰料當夜,那孩子便發起了高燒,上吐下瀉,啼哭不止,請遍臨安名醫,都瞧不出病症。短短几日,孩子氣息奄奄,眼看不活。秦南瑤走投無路,不得不求助於師門。
夫婦二人帶著孩子晝夜兼程,馬不停蹄趕到了春秋谷,卻被谷外布下的奇門遁甲所阻,連門也沒能進去。秦南瑤抱著女兒跪在谷外荊棘叢上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哭求秦碧簫能見她一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