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鮑魚個頭不大,余冬槿放在手裡試了試重量,又低頭看了看其他鮑魚的大小,發覺大約是二十四頭的樣子,不過這已經不錯了,很夠用了,而且曬得也不錯,處理的也挺好。
他又看了看海參,個頭也不大,一盒有八個,包裝的挺好。
掌柜的道:「小的鮑魚店裡也有,喏,那幾壇就是。」說著用下巴指了指一旁的三個罈子,小二聞言也把其中一壇給打開了,余冬槿一瞧,發現那一壇裡頭的鮑魚大約是四五十頭的,個頭比他手上這個要小多了。
掌柜的又道:「但再大的就沒有了,海參也只有這一種,大的怕在留雲賣不動,都是運到京城、南都和兩浙等地,那邊有權的富貴的人多,買得起。」
這是自然的,留雲縣這裡雖然不說窮,但確實也不富,本地人吃海產也多以干紫菜乾海帶為主,干蝦都很少買。
余冬槿點點頭,問:「這鮑魚大的怎麼賣,小的又怎麼賣,還有這海參,你和我說說。還有,你店裡有沒有花膠,我也需要一些。」
花膠店裡也有,但同樣不多,掌柜的讓小二去取了一盒來,一盒裡面十多片,也不大,要二兩銀子。
而鮑魚與海參,別說,雖然只是二十四頭的鮑魚,價格也不便宜,一斤都要三兩八錢,這麼多錢,都夠城裡一些窮民省吃儉用過半年了。而海參自然也是一樣的不便宜,按盒賣,一盒八個,八個一兩銀子。
余冬槿聽得忍不住直搓牙花子,他算了算用量,又問了小鮑魚的價格。
小的相比之下就便宜得多,一斤要一兩五錢。
余冬槿想了下,要了半斤十二個大的,和一斤小的,還有兩盒海參一盒花膠,又在店裡逛了一圈,買了一斤乾貝、一斤魚唇、一斤乾花菇和一隻火腿,他又問了有沒有魚翅,結果店裡沒有,他就放棄了,有這些也差不多了。
然後他用以後會時常需要這幾樣的話,和老闆說了價。
做成了生意,掌柜的喜笑顏開,聽他這麼說,算了算價格,直接給他少了兩錢,也就是兩百文錢,只收了他八兩銀子。
這也不便宜了,余冬槿心疼的付了錢,珍惜的拎著打包好的鮑魚出了店。
遙云:「你這是要做新菜麼?」
被他一問,想到自己要做的菜,蔫兒吧唧的余冬槿頓時來了精神,勾起嘴角興奮的點點頭,「嗯,我要做一道超級牛的大菜!以後,這道菜就是咱們店的鎮店之寶,每月限量只推出一次,嘿嘿!」
遙雲見他這麼興奮,眼中帶笑,不免期待,「是怎樣的菜,居然還能被稱為寶?是要用到這幾樣材料麼?真是要價不菲。」
余冬槿:「可不是,而且不只需要這幾樣東西,還要用到很多很多其他材料,雞、鴨、豬什麼的,一起煲出來,可費事兒了,但做好了可好吃了。而且這道菜有個特別有趣的名字,叫佛跳牆!」
沒錯,余冬槿要做的正是佛跳牆,但是是現代改良家庭版的,余冬槿以前好奇做過一次,滋味好的讓他和他媽當時把舌頭都差點吃下去,就是做起來實在麻煩,後來他就再也沒做過了。但好在,他現在有了遙雲呀,有些麻煩就不算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