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向神色淡淡地行禮答是。
齊侯沉吟。
兩日後,齊侯決定從臨淄派大軍伐魯。領兵的是大將軍鄭牖。鄭牖所出的鄭氏早早就投靠了田氏。鄭牖是朝中田氏宗親外少有的大將,得齊侯看重,也是上卿田原難得信任的異姓人。去歲鄭牖接替田唐伐燕,雖失利,卻並無大錯,這次齊侯依舊派他領兵伐魯。
雖未依照相邦田向對魯蠶食之策,齊侯卻採用了他派使者去挑唆魏侯和讓平陰守軍為策應防備魏軍兩個策略。
為了站在一個「義」字上,齊侯又採納上卿田原的建議,讓大夫田扁去見魯國質子文,願意幫他平定魯國內亂,助其得位。魯質子不應。齊侯雖有些惱怒,倒也沒做什麼,只是讓人監視著他些,不令其出城。
對於伐魯之事,臨淄城內諸賢者士人議論紛紛。
魯侯薨,諸公子爭位引發內亂,故而齊伐魯打著的名義是「伐不義」——父死而內亂,是為不孝,兄弟爭大位,是為不悌,不孝不悌確實算「不義」,當伐,故而不少士人特別儒者,覺得齊國伐魯是應當的。
鄒子作為目前臨淄最有名氣的儒者卻不這樣認為:「其勢洶洶,是去伐不義,還是去滅國?『伐不義』不過幌子耳!讓仁、義這樣做了攻伐的幌子,則真仁義尚可存焉?」
鄒子幾次求見齊侯,齊侯均以病辭謝。
怕老先生氣壞了身子,俞嬴前去探望。
俞嬴用手試試碗溫,將漿湯端給鄒子:「您也別太生氣。有那些不仁不義的人,不也有以維護仁義為己任的人嗎?天下大道,人心總是向善的。」
鄒子嘆息。
俞嬴又道:「聽說這次提議伐魯的是那位上卿。」
鄒子冷哼:「田原才智平平,又不修德行,做此恃強凌弱之事,老夫是不驚訝的。」
俞嬴略沉吟:「對這位上卿,我們也不是全無辦法。至少可以給他添點堵,也讓天下人知道知道真仁義尚存。」
第63章 聯名來上書
鄒子看她:「何以沉吟?徑直說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