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嬴不明所以,越發覺得不懂如今的年輕人。
第67章 那碗棗泥羹
一場秋霜,天氣冷下來,燕質子府迎來了遠道而來的自己人——燕侯和太子友派來給公孫啟、太子太傅俞嬴及將軍令翊送冬衣的人。
《詩·豳風》中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只豳地有授衣風俗,燕、齊諸地皆有。燕侯和太子友讓人送來的,自然不只是冬衣,還有俞嬴之前總怕不夠用的珍寶財貨,成車的各種吃穿住用之物和燕地土產,以及太子友的信和燕國國內的消息。
信中沒什麼特別的,不過是慰勞俞嬴和令翊的辛苦,囑咐公孫啟聽老師的話,對他們表達了思念之意,又說國內都好勿念之類。
燕國國內的消息是負責送「冬衣」的孫新口述的。孫新是太子友的親信門客,對宮內朝內的事都很了解。他說燕侯今年秋天病了兩次,身子越發不好了,又說從邊地傳來消息,東胡再次犯邊,令大將軍——便是令翊的父親令曠已暫將東胡人打退。
俞嬴看令翊,令翊沒什麼特別神色,他父親戍守邊關多年,他自己也在東北邊地待過很久,已經視胡人犯邊和抗擊胡人為常事。
孫新笑著將令氏給令翊捎帶來的東西交給他——其中包括一個木匣。
令翊打開看一眼,便轉手交給了俞嬴。
孫新有些詫異地看看令翊和俞嬴,卻沒說什麼,只是笑一下。
俞嬴笑道:「令將軍將他的私財都入了公庫,真真正正地公爾忘私,重義輕利。」
孫新忙做感嘆狀,給令翊行禮。
令翊跟他還算熟,笑道:「快得了吧,維初。」
令翊的嬸母安祁還特給俞嬴備了一車東西,既有女子衣物釵環用品,又有家里特製的醓醢——如先前一樣,幾乎是給出嫁女送東西的樣子。俞嬴心里很是感激令翊嬸母待自己的親厚體貼,心下琢磨等回去的時候也要帶些什麼特別的東西送她才好。
最讓俞嬴、令翊欣喜的是孫新帶來了幾十燕宮侍衛。孫新返回的時候,這些人自然不會都帶走。陪公孫啟來齊國為質,不好一次帶太多人手,這對在臨淄打架很不方便。像前次田克帶人夜襲,若不是府內人手短缺,根本不會讓田克逃出去。
孫新帶來燕國消息,俞嬴自然也要將齊國的事告訴他。其實俞嬴等來齊後,並非跟燕國全然不通音信,只是說不了這麼細緻。俞嬴跟孫新說了齊國的招賢納士、相邦田向整治內政、齊國伐魯敗退前後的臨淄風雲、去位卻保留封地的上卿田原……至于田克、於射的事只是略提了提,免得太子友擔心。
雖俞嬴只是平鋪直敘,但臨淄城的波譎雲詭、危機重重還是讓孫新面色幾變。孫新嘆道:「來這樣的敵對之國為質著實太難了。若非太子太傅和將軍,這局面真是沒法收拾。」
孫新很快便返回燕國去了。俞嬴、令翊和公孫啟接著過他們講書、操練、去泮宮聽講、拜訪賢者、與諸使節士人交遊的日子。倒是有了孫新帶來的燕國方物土儀,再去拜訪賢者、與人交遊時,顯得更有誠意了。
比如去拜見墨家田襄子時,俞嬴便帶著孫新送來的栗子,再加上燕質子府那棵大棗樹上結的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