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惑騙君主』、『嫉賢妒能』,這些年,太傅舉薦拔選了多少賢者能臣?不會有人因無德無才甚至枉法被罷黜了,就覺得太傅在『嫉賢妒能』吧?」
說到最後,太子啟簡直壓不住怒火:「到底是誰這般無恥!自己妻妾成群,反倒說形單影隻、每日操勞國事的太傅『私德不修,放蕩□□』!不就是因為她是女子嗎?」
朝臣們神色各異。
太子啟看一眼俞嬴,心裡暗暗發狠,日後還就要選些才貌俱佳脾氣好的可心人來服侍老師!
第124章 燕侯友薨逝
小朝會後,太子啟與太傅俞嬴議事。
太子啟猶有些憤憤:「竟然妄圖以那些無稽之言來污衊老師!何其愚蠢!」
俞嬴笑道:「這可不愚蠢……」
太子啟詫異:「難道他們指望這個東西能離間老師和啟?」
「那些條目,也並不純是無中生有,我是不是曾任齊國上大夫?宅子是不是逾制,有僭越之嫌?是不是許多政令皆出自我手,朝中就連老相邦都讓我幾分……」
「可——」
俞嬴道:「這個本就不是離間用的,而是試探和定罪用的。今日,若太子與我有嫌隙,大可藉此罷我之職,日後,也可用這些罪名斬殺我。」
俞嬴像從前講詩史講諸子一樣引申開來:「從古至今,那些被國君、被政敵殺死的權臣,其罪名有的是真,有的比我這些更假更空,甚至有的從前是褒獎之功,換個說法,便成了殺身之罪。罪名這東西,真假本就不要緊,有即可。」
俞嬴看著太子啟:「我從前多給你講大道,講陽謀,權術說得不多——一則那時候你還小,一則也是我的私心,我希望你有雄才大略,少琢磨幽暗人心。但作為君主,權術卻也不可不懂,免得一個不慎,跌在了這上面。」
太子啟點頭。
俞嬴當老師落下的毛病,愛東拉西扯,扯完,又說回眼前事:「那兩位『馬前卒』在朝上把明簡扯進來,越發透露出他們的居心——這不是針對我一人的私仇,就像君上說的,他們這是『反撲』,妄圖破壞新政。」
「這事也難怪他們要急,時間越久,習慣新政者、支持新政者就越多,看今日朝上情形便知道,這可比當初都城裡鬧狐狸那會兒好多了。」今日太子啟在朝上將那些罪責逐條辯駁之後,不少朝臣都表達了對此事的憤慨,替俞嬴不平。
「那些人此時若不反撲,日後等你坐穩,恐怕再無時機。」俞嬴有些憂慮地看著太子啟,「此時新政成敗,已不在我,而在你。他們文的不成,下面或許就來武的了……」
啟看著其師,他懂俞嬴的意思。
「我所慮者,還有一樣兒。」俞嬴神色越發肅然,「今晨收到從魏都傳來的消息,魏侯病重。魏國與我們不同,魏侯未立太子,公子罃與公子緩都有權勢,魏國怕是很難太平。趙國和韓國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三晉怕是又要亂起來了……」
太子啟皺眉:「老師是擔心齊國趁機北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