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壽道:「昨日為朔日,小朝後啟去探看了先君墓葬之地。壽探聽到,望日他還會再去。他去時,只甲衛長陽武帶著二三百衛卒隨扈,望日當也是如此。在宮外動手,可比在宮內眾目睽睽之下動手要簡便得多。」
聽他如此說,歷染等都來了興趣。
燕音接過來道:「在宮外動手,想一舉而成,要有『勇將』,還要有數倍於甲衛的『兵卒』。我有門客延惇,勇武至極,可為引領之將,兵卒卻稍有不足,還請各位相助。」
既然已經坐在這裡,眾人豈有不應?當下便商量起刺殺中的細節來。
燕音又說起後面的事:「延惇等刺殺事成後,我們即刻進宮,奉立新君。留守宮禁的甲衛長之貳穆揚、掌管武陽都畿戍衛的衛氏,都是忠臣。忠臣者,忠君之臣。新君為先君之子,啟之弟,繼位名正言順,他們只能聽命。只要啟死了,俞嬴便翻不出水花來!」
燕昌道:「老伯父那裡……」他說的是相邦燕杵。
「大家血肉至親,只要他不非要與咱們為敵,咱們自然也不會難為他。兄長老了,相邦一做幾十年,也該歇一歇了。給他加封,讓他好好養老吧。若他執意往上撞……」燕音停頓一下,「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眾人商量畢,為示鄭重,共同盟誓。
***
與列國不同,燕國歷代君主都埋葬在都城內。從前燕侯們在燕都薊都的時候,便埋葬在燕都薊都,這幾代燕侯常年住在武陽,便埋葬在武陽——也因此,當初老燕侯入葬前,啟才北上代父回故都祭祖。
燕侯們的墓葬之地離著宮廷不遠,宮廷在武陽東北,墓葬則在正北,臨近糧水,出了宮,一路往西便到了。
望日,大朝之後是小朝,小朝之後,燕侯的車駕便出了宮。
燕音的門客延惇帶人埋伏在墓葬之東的樹林中,四周靜悄悄的,除了鳥雀的鳴叫聲就是流水聲——樹林與墓葬高牆之間還有一道水流,曰武水,水上有橋,連通大路。
這個時節,正是草木繁茂的時候。潛伏於樹林中,能看清大路上的情形,外面卻看不清林中,而這裡作為燕侯墓地之林,嚴禁黎庶打柴割草,守墓者和修建墓室的工匠徒隸又只在高牆之內,不會麻煩地跨過水流來林中做什麼,這裡真是個絕佳的埋伏之所。
延惇聽人說起過齊侯午弒殺齊侯剡的事,據說射死齊侯剡身邊禁衛首領田忽的是燕將令翊。那般遠的距離,竟然能射殺勇武的田忽,令翊果真是擅羿者。延惇拉弓瞄了瞄大路,他來燕,是有心找令翊比一比的,哪想到會以這種方式比。
樹上傳來幾聲奇怪的鳥鳴。延惇知道,燕侯的車駕往這邊來了。延惇和他身後埋伏的人蓄勢待發。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