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邦燕杵對燕侯道:「君上放心。」
俞嬴也紅著眼睛點頭。
太子啟則是止不住滿臉淚水。
帶著無限留戀,燕侯友薨於燕下都武陽宮中。
燕侯友繼位五年多,勤政愛民,勵精圖治,任賢用能,宵衣旰食,可惜卻在燕國初現治世之相、內政革新將成未成之時,憾然薨逝,只能將未竟之事,留給繼任之君和諸臣。
太子啟在靈前繼位。
燕侯友薨後,武陽城及宮內極是整肅,掌管武陽都畿戍衛的將軍衛路,宮廷禁衛首領陽武把衛哨加了一倍,將都城和燕宮看得鐵桶一樣。燕侯小殮、大殮、殯禮,宮中往來那麼多人,都井然有序,很難發生楚悼王薨、吳起被諸貴射殺於靈前那樣的事。
到先燕侯殯後,新任燕侯啟開始處理政務,都城中才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燕侯啟事父至孝,不但早晚祭奠等事沒有絲毫倦怠,於五個月後先君入葬之事如今已操持起來。先君自然也葬於武陽城北,燕侯啟親去歸葬之地查看。
第125章 刺殺燕侯啟
燕音宅
內堂中六七人正在議事。除燕音外,還有宗親燕壽、燕囤、燕昌、上大夫歷染及當日朝上藉機參劾俞嬴的下大夫陶嚴、帛種。
燕音對眾人道:「先君聽信俞嬴等奸邪之臣的讒言,變祖宗之制,固然得了些虛華浮利,卻使得人心躁動,上下不安。先君薨,我等本擬勸啟去除亂政,歸於正途,他卻更是執迷不悟。
「也是難怪,他系俞嬴弟子,受俞嬴教導多年,與俞嬴自然一心,且其做事偏激,性子乖戾,不似先君那般溫和——只看他那日在朝上大發雷霆及怎麼對大夫浴癸的便知道了。浴癸可是他的親舅父!待他坐穩,咱們燕國不知會被荼毒成什麼樣子。參劾俞嬴之事若有一日翻騰出來,他也一定不會放過我們。」
燕音看一眼上大夫歷染:「不若趁他根基未穩殺之,立公子珍為新君。」公子珍是燕侯友的另一個兒子,才九歲,其母出自歷氏,系歷染堂妹——若非此,歷染這樣聰明奸猾的人也不會坐在這裡。
燕音又看一眼大家:「新君年歲小,屆時諸位可要盡力輔佐才好。」
眾人都露出微笑。
歷染搖頭嘆道:「可惜先君喪儀那幾日,宮廷內外三步一衛,做不得什麼,不然趁著人多手雜……」
燕音看燕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