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家給人足,夜不閉戶,皆陶公以政訓化之功也。
晉太興三年,司徒王導得疾,經月不瘳,心甚憂懼。
從事李仁曰:“今嵩山上有一道者,名戴洋,字汪度。
十二歲時遇疫病死,五日而復活,謂其父兄曰:‘吾昨為天帝召,充凡藏吏,授以符籙。
給使從持幢幡引上蓬萊、崑崙、積石、大室、恆、廬、衡、華、嵩、岱等山。
既而回宮,使者曰:“諸山守神有言,此子未滿塵凡之數,宜且遣回,待其再來參補。
”帝乃命我拜玄女為母,而令還陽。
路上又遇一老人曰:“汝後當得道為真人。
”賜書一冊歸讀。
’及長,善風角,通玄微之術,無不先知,極其靈驗。
中州人敬信如神。
前在祖約部下,使之占事,毫髮不差。
祖約不能從其言,洋遂辭去。
約果失河南之地。
今丞相有貴恙,何不遣人召來詢問,吉凶可預曉矣。
”導曰:“既有此等高人,何不早言?煩卿親去,為吾尋之。
”李仁領導之命,逕往嵩山去訪戴洋,星夜而行。
到時卻好洋在山中,仁入謁見,言告其因。
洋曰:“貧道久謝人事,修真悟空,置身傲僻,倦於逢迎,其他悉不關心矣。
煩公為吾謝之。
”仁曰:“王司徒久聞先生深明術數,故遣小官再四拜懇。
公乃忠正臣宰,特為國事求先生一決耳。
慎毋固卻。
”洋見仁殷勤不已,乃同下山,望建康而來。
一路無辭,不日船到石頭城。
李仁引戴洋入見,王導乃整衣親自至門上候之,同上堂禮畢,導以病證飲食好惡細說一遍,問其何所從由。
洋曰:“君侯本命在甲屬金,喜土畏火。
若居火地,其疾難愈。
今居石頭城中,金無所養,且石頭有火,金火相爍,本命不安,故有小疾。
若能喬遷離此,病可立瘥。
”導聽其言,奏請徙入建業,居於東府,其疾果愈。
導敬其高,使角朝中之事。
洋曰:“但惟禁內軍馬,因為大將軍之變者,似乎過於太多。
今事已定,一向未行除革,恐生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