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只聽說下屬為了討好主官進獻錢財,沒聽說過主官念下屬苦勞,賞給那麼多金銀珠玉。」宋慈加重了語氣,「古公公到底為何賞你?」
賈老頭搖搖頭,沒有再回答。
宋慈盯著賈老頭,忽然道:「是不是因為紹熙內禪?」
賈老頭如同喝水突然嗆到了一般,劇烈咳嗽起來,最後閉上了眼睛,把頭往枕頭內側一偏,說什麼也不肯吱聲了。
宋慈沒有再繼續追問。賈老頭雖然不肯再回答,但方才的隻言片語已足夠宋慈推想出答案。賈老頭過去是內侍黃門,也就是宦官,常年待在宮中,不可能有經常出宮的機會,他能收養賈福十年,讓其吃飽穿暖不說,還能做到從未虧待過分毫,可見十年前他便已離開了皇宮,那就是說,古公公賞給賈老頭金銀珠玉,至少也是十年前的事了。古公公十年前就能賞出這麼多金銀珠玉,這些金銀珠玉不可能憑空而來,尤其是那幾枚玉扣,與韓淑獲賜的御賞是同等品相,可見都是御用之物,只怕都是從皇帝那裡得來的御賞。不僅得到了御賞,古公公還在當時升任都都知,從御藥院的奉御,一躍成為宦官之首。彼時當今聖上剛剛登基,可謂是剛一繼位掌權,便給了古公公高官厚祿,可見古公公一定立下了什麼大功。當時能有什麼大功可立?屈指數來,便只有從龍之功,也就是紹熙內禪。
大宋自建炎南渡以來,從高宗皇帝到孝宗皇帝,從孝宗皇帝到光宗皇帝,再從光宗皇帝到當今聖上,都是皇帝在世時傳位,有著「三朝內禪」之美譽。但前兩次內禪,都是皇帝主動禪讓皇位,第三次內禪,也就是紹熙內禪,卻瞞著當時還在位的光宗皇帝,由以趙汝愚和韓侂胄為首的群臣借太皇太后吳氏之名推行。彼時光宗皇帝在位僅僅五年,他本是孝宗皇帝第三子,孝宗皇帝因其英武才能很像自己,這才禪位於他。然而即位之後,光宗皇帝便開始常年患病,病情時好時壞,反覆無常。
光宗皇帝之所以患病,與其皇后李鳳娘大有關聯。李鳳娘貴為皇后,卻生性善妒。有一次光宗皇帝洗手之時,見端盆宮女的雙手白如凝脂,嫩似柔荑,大為愉悅。李鳳娘聽聞此事,不久便給光宗皇帝送來一食盒,裡面裝的竟是那宮女的一對縴手,令光宗皇帝深受驚嚇。當時光宗皇帝對一位姓黃的貴妃寵愛有加,李鳳娘不能容忍,便趁光宗皇帝出宮祭天之時,派人殺害了黃貴妃,對外稱黃貴妃是暴病而亡。光宗皇帝得知黃貴妃的死訊,為之傷心落淚。加之這次祭天極不順利,一整天都是風雨大作,黃壇燭火盡滅,以至於祭天大禮無法舉行。諸多變故交織在一起,光宗皇帝自認為獲罪於天,內心驚懼,就此一病不起,雖然能勉強上殿聽政,人卻是目光呆滯,言行乖張。光宗皇帝無法正常處理朝政,大權逐漸旁落李鳳娘之手。李鳳娘趁機濫權,封自家李氏三代為王,李氏一門獲得顯赫權勢,上至親族,下到門客,盡皆推恩為官,李氏家廟更是明目張胆地僭越規制,守護的衛兵竟比太廟的還多。
彼時孝宗皇帝為太上皇,居於重華宮。眼見光宗皇帝常年患病,再無半點英武之氣,再加上光宗皇帝唯一的嫡子趙擴又不聰慧,太上皇頗覺後悔。當年太上皇選擇儲君之時,因其長子趙愭已經去世,理當立次子趙愷為儲君,但因三子趙惇英武類己,最終越次立了趙惇,也就是後來的光宗皇帝。太上皇的長子趙愭無後,次子趙愷不久後也病逝,但留下了一子趙抦,時封許國公。太上皇本就覺得對次子趙愷有所虧欠,趙抦又極為聰慧,便希望光宗皇帝將來能把皇位傳給趙抦。光宗皇帝想立自己的嫡子、當時已獲封嘉王的趙擴為太子,太上皇不許,父子之間就此失和。李鳳娘得知此事,在宮廷內宴上藉機發作,當著太上皇的面直言:「嘉王是我親生,為何不能立為太子?」太上皇勃然大怒,光宗皇帝則是默不作聲。此後李鳳娘搬弄是非,挑撥光宗皇帝和太上皇之間的關係,說探知太上皇備好了毒藥丸,要趁光宗皇帝過宮問安之時,將光宗皇帝毒殺廢黜,叫光宗皇帝不要再去重華宮。光宗皇帝本就因為立儲一事對太上皇生出嫌隙,擔心太上皇當真會廢黜甚至加害自己,從此把原定的一月四朝太上皇的規約拋諸腦後,不再去重華宮朝拜問安,就連太上皇過壽,光宗皇帝也拒絕過宮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