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腿是軟的,陳淮扶著他,被林暮狠狠瞪了一眼。
「小一啊!在家嗎?」外面的人大聲喊道,聽聲音像是進了門,嘴裡嘀嘀咕咕,「咋不關門呢……有人嗎?」
聲音越來越近,林暮低頭看了一眼,西裝褲修身,太明顯。
他不自然地跟陳淮說:「你別出來了。」
而後欲蓋彌彰地把棉服前緣往下拽了拽,遮蓋住反應,應著聲走出去。
「叔。」
「還沒收拾完呢?我擱村口等你半天了,一直也沒見你人影啊。」林暮跟這人其實不熟,村裡的大部分人他都算不上熟,只是這次修路通電,村長開會的時候把功勞全安在了林暮身上。
看不慣他的人態度從尷尬到熱絡,也就幾個月的時間。當年的事終歸是過去那麼久了,十來年了,村裡的人不出去,外人湊了一陣熱鬧也就沒再進來過,村裡的人生活其實沒受什麼影響。
可現在家家戶戶有了電,天天晚上看著棚頂明晃晃的燈——還是林暮從外面帶回來的。
先前用蠟燭,用油燈,想有點什麼新東西和衣服得託買貨郎給捎帶,現在什麼都方便。
再深的偏見也都在實打實的好處中淡化了。
人不就是這樣麼?看不慣的時候恨得牙痒痒,用得著的時候又能收起所有醜惡的嘴臉,只為能多討要一些好處。
倒不是林暮有多熱心,只是他想先給自己那些學生準備好燈泡,村口的舊學校太危險,工人都不放心住,剛動工就扒了,蓋著臨時保暖彩鋼房。
幾個燈泡送出去,更多孩子跑到林暮家裡,一個個小眼睛圓溜溜,帶著家長的囑託送來請求,順便叫聲老師,林暮哪能拒絕得了。
一個燈泡換一個學生,林暮覺著不虧。上一代人的認知與陋習很難改變,但孩子們還小,正是塑造三觀的好時候,以後的羊淮村能變成什麼樣,都得靠這些孩子們呢。
林暮給學生們放了假,說自己要出去一趟,這不,孩子回家一說,家裡有馬的孫叔就自告奮勇說要送他。
剛聽到這消息的時候林暮有點驚訝,想了想,還是沒拒絕,現在的林暮沒小時候那麼冷了,跟孩子們相處讓他多了好些寬容,與其與對那些惡意耿耿於懷,不如把心情空出來留給更重要的事。
「不好意思,叔,有點事,沒來得及過去。」林暮就站在房門口,沒邀請人再往裡的意思,好在對方也沒準備久呆。
「沒事,叔來就是告訴你一聲,今天估計不好走了。下雪天不好趕路,要不看看不著急,等明天再說?」
林暮看看外面,雪已經蓋了一層,便說:「沒事,那等明天再說吧。」
「好嘞。」中年男人帶著草帽扎進雪裡,囑咐林暮今天不走記著早點生火,走之前還體貼地幫忙關上了門。
從剛剛起就沒出聲的陳淮從後面貼上來,經過先前一番事,對林暮要走這事反應沒那麼大了,但語氣還是有點硬,問:「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