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等到縣令大人真要推廣織布機,那他到時候就會把眼光投注在河流邊上多水的地方。
因為在他們這裡,只有水多的地方才適合種苧麻……
不過,一想到幽水河的河畔年年都會鬧洪水,真不適合種糧食,陳毅軒就提醒自個兒媳婦兒了。
「媳婦兒,咱這幽水河每年夏天都會漲水的……」
陳飛燕笑了:「它漲就漲唄!」
「咱反正就是試一試,損失一些時間和給咱娘家那些孩子每天的糧食。要是漲水漲的太狠,咱也能把苧麻收了,拿來餵豬!」
第115章 全家去開荒了
種植苧麻首先採用嫩梢扦插繁殖技術。
剪取苧麻嫩梢,扦插於陳飛燕自製的營養土中,在茅草屋合適的溫度下,它們開始慢慢髮根,生長成小苗。
只等到三月天氣慢慢轉暖,就可以移栽了。
三月初一,陳飛燕的娘家人就帶著八個半大的小子們過來了。
有句老話講,「半大的小子吃死老子」。這些十二三歲到十五六歲的男娃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飯都很猛的。
每次看見他們張開血盆一樣的大口,陳飛燕就感覺他們要把她辛辛苦苦攢下的糧食要吃完。
此時的陳飛燕,本能的覺得,絕不能讓這群侄子閒著。
她可是付了寶貴的糧食給他們了的。
不想讓他們睡懶覺,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就起床煮飯。
在越發噴香的稀粥下,全家人早早就起床了。
陳飛燕現在煮粥,已經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小麥提前一晚上用水泡。
而黃豆,也是提前泡了一天一夜的。
泡脹了的黃豆再去煮,就容易煮熟一些,能省些柴禾。再一個,泡脹了的黃豆用石磨磨成漿,再把豆漿豆渣啥的煮了,一斤黃豆能煮成三四斤豆子粥。
明明能量是一樣的,但是,一斤黃豆這麼加工後,所有人硬是感覺家裡的糧食要經吃一些。
陳飛燕的幾個侄兒見自己小姑姑,如此會精打細算,如此會過日子,他們心裡也是蠻佩服的。
對於古代底層人來說,開荒很難。
開荒是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
從三月開始,陳飛燕的八個侄子都跟著他們的姑父——陳毅軒,還有他們的幾個堂兄弟,有事沒事就在地里忙活。
陳家每天都有兩個成年男丁,帶著12個十二三四歲這種說小也不小的男娃子,在陳家村進進出出,陳家村的那些喜歡多事的人就暗自嘀咕上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