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海以為越往東走,日子應該更安穩,想不到老天無眼,今日要不是瑾兒機敏,那密集的箭雨,他們一行三人哪有活命的機會!
他心中有一股怒火在熊熊燃燒。
李大海看向顧瑾,沉聲問:「朝廷暴政,皇帝如此對待我們,我們還要去京城?」
李母聽到外孫女險象環生的逃生經歷,本就慌得渾身發軟,坐都坐不穩。
冷不丁聽到當家的說出大逆不道的話,驚得低喝:「當家的,你在說什麼?快快慎言。」
李忠義和李仁勇駭得眼睛都瞪大了。
要知道,以前他們但凡說一句朝廷的不是,都會被斥責。
想不到這會,老爹自己倒是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
袁天冬臉色也變了。
他拉住李大海的手,小聲勸導:「老哥哥,這些話可不能亂說,萬一被有心人傳開,恐連累家人。」
實際上袁天冬比李大海年長,但為了表示尊重,他總是喊李大海為老哥哥。
袁天冬的話如冷水潑灑,頓時澆滅李大海滿心的憤怒,他理智瞬間回歸,急忙端正姿態,誠懇回道:「多謝袁老哥提醒,以後一定會注意。」
袁天冬怕他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狀作八卦道:「顧小女俠,不知你有沒有聽說江州反賊之事。」
顧瑾點頭:「聽過一二,但具體不太清楚。」
見他們都不知詳情,袁天冬便娓娓道來。
景五年,異鬼攻擊邊城,同月,江州平民叛亂。
韓沐領兵平叛,此人心狠手辣,在他手下,沒有降兵,所到之處,生靈塗炭。
凡反民,皆被斬殺。
彼時,江州的老百姓風聲鶴唳,言語之間,小心翼翼。
如果有人說了對朝廷不滿的話,被官府知曉,無需三司會審,誅三族。
李大海等人聽到袁天冬的敘述,心裡更加不舒服。
朝廷視百姓如草芥,還不准人說了!
光會捂嘴!
顧瑾在心裡冷笑。
歷朝歷代,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皇位的與權利,最常用的就是「愚民政策」。
周厲王,明令禁止平民議論朝廷,議論的人就會以「誹謗罪」被殺。
諺語「防民之口,勝於防川」就來源於他。
結局是民怨叢生,被趕出國都。
清朝的乾隆皇帝,大興文字獄。
那些文人學士,如在文章中有對朝廷不滿或疑似譏諷的詩文,就會被下大獄,株連甚廣。
胡中藻不過寫了一句「一把心腸論濁清」就丟了性命。
這周國的皇帝,與他們相比,真是大巫見小巫,更勝一籌。
袁天冬雖是平鋪直敘,但話里話外都明示著想要活下去,且不說造反,行為處事都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