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有匪幫盤踞山林,他們每天走的都是官道。
這樣一來,距離就拉遠了。
本來去往青梅縣走山中小路只需要七天,結果硬生生走了十天才到。
幸好這段時間一直沒有下雨,渡過最開始化雪那段最難的幾天,他們有時候找不到破廟或者村莊借宿,會直接睡在官道旁的小樹林裡。
至於吃食,因為提前都做好,節省了很多造飯時間。
他們一行三十四人,一天最低消耗六十斤糧食,有時候如果爬山涉水,顧瑾會多放點糧。
按一天六十二斤糧食算,十五天最低就得九百三十斤糧食。
他們出發時,還有一千多斤糧,另外那麼多乾菜臘貨,這些物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
顧瑾暗暗咂舌。
難怪古代打仗,兵卒未動,糧草先行。
十幾萬人,數千匹馬,一天費的糧草確實是大數目。
嚇人!
景六年,二月下旬。
顧瑾他們翻山越嶺多日,終於站在了青梅縣的城牆下。
眾人沉重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
青梅縣的縣令不似香河縣縣令政令清明,但也不似亳縣縣令肆意斂財。
聽袁天冬所言,此人信奉無為而治。
縣裡的一應事務,能和稀泥便和稀泥,能拖延便拖延。
反正,只要時間足夠,一切事自然而然都會得到解決。
上面的人尸位素餐,下面的人自然也懶散無為。
守城門的士兵見到他們一行三十幾人,眼皮子都沒有抬起,他懶洋洋開口:「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李大海和袁天冬不約而同拿出戶籍,異口同聲說:「從亳縣來,去京城。」
守衛抬頭望了眼,不由皺眉:「後面那一群人都是你們家奴僕?」
「如果是,賣身契可隨身攜帶?」
李大海急忙解釋:「不是奴僕,都是在路上撿的乞丐,看他們可憐,便都帶著了。」
那守衛怔了怔,他接過戶籍和路引半睜眼看了看,「每人五個銅板進城費,這錢誰出?」
李大海忙回答:「我出。」
袁天冬倉皇出逃,全身家當被尹濤刮搜,藏在棉服中的金葉子被顧小女俠找回,但他又以此為報酬贈予她。
至於老僕人留下的房契和碎銀,袁天冬準備找到老僕人的親人還給他們……
此刻,他身無分文,羞得滿臉通紅,「李老哥,這錢等到東城,我一定還給你。」
李大海瞪了他一眼:「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沒有袁老哥,我們也不能全須全尾活著,以後這種生分的話,可不興說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