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子民!」
「青天大老爺!」
「聖上英明仁慈!」
……
前路百姓自覺沿路呼喊,一個挨著一個,鋪路到了縣衙。
可賑災的官兵,身後沒有一輛車,沒帶一粒糧,他們氣勢洶洶,肅穆寂靜,並未去縣衙,而是直指江府。
百姓們都愣住了。
「怎麼回事?怎麼會去江家啊?」
「不該先去縣衙嗎?知縣老爺呢?」
「因為江家接濟楓江百姓了嗎?」
「看起來不像是受賞的啊……」
……
官兵到地方,散開圍住府邸。
大門被敲開,門房看著外面烏壓壓的兵,鬧哄哄的百姓,腿一軟,差點滑倒在地。
離得近了,宋明暉跟江知與也聽得見。
他們放下紙筆,理理衣衫,出來接見官爺。
平民之身,見官都得跪。
膝蓋剛點地,大刀就橫在頸邊。
冰涼,森冷,鋒利。
為首的官員,騎在馬上,一身猩紅官袍加身,背後是一輪圓日,灼目刺眼。
他的聲音清晰傳遍每一個角落:「江家借賑災之名,與知縣勾結,挪用善款,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為惡一方。本官奉命查辦。」
第33章 民變將起
江家的罪名,猶如一顆巨石,砸入了沸水裡。
四濺的水點燙傷路人,百姓一片譁然。
驚愕過後,喧鬧四起。
這跟他們聽聞的賑災不一樣,也跟他們想像中的賑災不同。
他們竊竊私語,指指點點,在光天化日之下,唾沫星子橫飛。
「這是來抓人的還是來賑災的?」
「朝廷要抓貪官,也要先安置百姓啊,他們好怪。」
「進城一粒米都沒有帶……」
……
沈觀也感覺很怪,自進城以來,各處都怪。
他這些年,主持賑災事宜的經驗淺,這才第二次,可不論是上回經歷,還是同僚所講,遭災的地區,都怨聲載道。
非遭災的地區,也因難民數量過多,久未得到安置,會與本土百姓發生大量衝突,民怨很重。
豐州是被牽累的地區,難民上千,無力安置,朝廷才來人賑災。
因人數在總體災民里不起眼,豐州又是富縣,來得不緊不慢。
可夾道歡迎的場面,他是頭一回碰見。